位置:首页 > 畜禽饲料 猪饲料 >
猪饲料厂生产饲料全过程 养猪如何配饲料

作者:养殖好帮手 时间:2025-07-05 阅读:212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猪饲料厂生产饲料全过程这个问题,猪全价饲料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养猪如何配饲料

配制仔猪饲料,应遵循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并根据猪饲养标准中规定的仔猪生长发育各阶段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调配含各种营养物质的饲料原料。由于仔猪不耐低温,生长速度快,应给仔猪配制含高能量、高蛋白质的饲料,每千克仔猪饲料中可消化能含量不应低于14.23兆焦。考虑到仔猪的消化能力低而营养需要非常高,饲粮的消化率要非常高。仔猪饲粮还应添加一定比例的动物油或植物油,以提高仔猪饲料中的能量水平。粗蛋白质的含量不应低于20%,最好添加一些动物性饲料,如乳清粉、奶粉、优质的鱼粉、血浆蛋白粉、肉粉等,以提高蛋白质水平和保持氨基酸平衡。为了满足仔猪对赖氨酸和蛋氨酸的需求,可额外地添加一些人工合成的赖氨酸和蛋氨酸。由于仔猪消化道发育不完全、消化机能差,可添加某些消化酶,如胃蛋白酶、淀粉酶、非淀粉多糖酶等。由于仔猪体质弱小,对外界疾病的抵抗力差,故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生素或类抗生素一类的药物,以防止仔猪发生疾病,影响生长发育。特别是在仔猪刚刚断奶后的2周,在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有利于控制腹泻。

在配制仔猪饲料时,还应考虑开食料、旺料和断乳料的区别。仔猪开食料应具备香、甜、脆等优点。开食料并不要求营养十分全面,因为此时仔猪还是以母乳为主,吃不了饲料,即使吃进一些营养物质也很难消化。开食料一般从仔猪7日龄开始使用。仔猪开食越早对以后的生长发育越有利,可以更好地弥补以后母乳不足的缺陷。仔猪旺食料是指仔猪除吃母乳外,还吃饲料,并以仔猪料为主。旺食料一般在仔猪28日龄以后使用。旺食料要求含营养成分全面,其营养成分越接近母乳越好,要考虑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平衡。有条件猪场可以考虑添加一定量的油脂,以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旺食料以后应给仔猪配制断乳后的饲料。此时每千克饲料中能量含量不应低于13.81兆焦,粗蛋白质不应低于18%,赖氨酸含量不应低于1.16%。断乳料也应适口性好,易消化,营养平衡。此时,饲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因为仔猪已脱离母乳,料是唯一生活和生长来源,虽然料中营养水平比旺食料有所下降,但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现举仔猪人工乳、诱食料、旺食料和断乳料配方供参考(表27、表28)。

表27仔猪人工乳配方注:1.配方中可酌情加入炼猪油3~5克;2.无机盐添加剂是由硫酸亚铁0.28克、硫酸铜0.3克、硫酸锌0.15克、磷酸二氢钙5克、硫酸镁0.15克、亚硒酸钠0.05克组成,磨细调匀后加入人工乳中溶解即可;3.维生素添加剂,建议购买多种维生素(复合维生素)成品,按说明上的用量添加。

猪饲料厂生产饲料全过程 养猪如何配饲料
(来源网络,侵删)

成分配方1 2 3牛乳(毫升)1 000 1 000 1 000全脂乳粉(克)50 100 200鸡蛋(克)50 50 50葡萄糖(克)20 20 20无机盐添加剂适量适量适量维生素添加剂适量适量适量

表28仔猪饲料配方举例注:*添加剂预混料中应当含足够量的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体重阶段出生7天至断奶后2周断奶后2周至25千克体重配方 1 2 3 1 2 3玉米(%)52.3 16.4 55.9 60.5 30.0 38.0小麦(%)————— 30麦麸(%)5 5 5 5 5—碎大米(%)— 30—— 30—豆粕(%)11.7 17.6 18.1 17.5 18.0 12.0花生粕(%)— 5————膨化大豆(%)10 10 10 10 10 10进口鱼粉(%)4 4 4 3 3 3乳清粉(%)8 8————血浆蛋白粉(%)5—————酵母粉(%)— 3—— 3添加剂预混料*(%)4 4 4 4 4 4营养水平粗蛋白(%)21 21.0 21.0 19.0 19.0 19.0代谢能(兆焦/千克)13.3 13.2 13.1 13.2 13.3 13.4

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流程有哪些

工厂化养猪大部分采用先进的全进全出流水式、阶段饲养的养猪生产工艺。由于设备、条件、规模的大小和阶段划分的不同,饲养工艺也有差异。所谓全进全出,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将同一生长发育或繁殖阶段的猪群,全部从一个猪舍转至另一个猪舍。

流水式生产线是从猪的配种、妊娠、保育、生长肥育以至销售,形成一条龙的流水作业,各阶段都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如果繁殖节律以周为单位,那么每周都可以有计划地将一群母猪配种、一群母猪分娩、一群仔猪断奶、一群生长猪育肥,保证均衡生产不脱节,最大限度地利用猪舍设备,从猪出生开始一直到上市的整个过程,按母猪的同一生理阶段及其他猪不同的生长时期,划分为若干连续工艺阶段,每一阶段饲养处于同一发育时期、具有同一饲养要求的猪群,经过一段饲养后,按工艺流程转到下一个阶段。工艺阶段间紧密结合,一环扣一环,均衡进行。由于设备条件、规模大小和分阶段的多少不同,其工艺流程也有多种,目前这种饲养工艺大体有以下几种:

四段饲养工艺是将种猪分成空怀和妊娠阶段,商品猪分成断奶仔猪阶段和生长肥育阶段。分别置于空怀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产房)、断奶仔猪培育舍和肥育猪舍内分区饲养。

(1)母猪空怀和妊娠阶段这一阶段有空怀妊娠母猪分栏小群饲养的,每栏4~6头,也有空怀母猪单栏限位饲养,而妊娠母猪分栏小群饲养;或空怀母猪分栏小群饲养,而妊娠母猪单栏限位饲养。这样配种的母猪在空怀待配区饲养5周,在妊娠母猪饲养区内饲养1~5周,然后转入下一阶段饲养。

(2)母猪分娩哺乳阶段同一周配种的母猪按预产期提前1周,同批进入分娩母猪舍的分娩栏内,在此完成分娩和哺乳。哺乳期为4~5周,母猪在这一阶段共饲养5~6周,断奶后,母猪回到空怀妊娠母猪舍,参加下一繁殖周期的发情配种。断奶仔猪则转入断奶仔猪培育舍饲养。

(3)断奶仔猪培育阶段仔猪断奶后,同批转入断奶仔猪培育舍,在高床保育栏网上原窝或2窝仔猪小群饲养。在此饲养5周,体重达到20千克以上,再同批转入生长肥育猪舍肥育。

(4)生长肥育阶段从保育舍转入到生长肥育舍的小猪,按肥育猪饲养要求,饲养15~16周,体重达90~110千克时同批上市出售。

四阶段饲养的优点是:①猪群转群的次数相对少,减轻了转群的工作负担和猪只周转所造成的应激反应。②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和控制。③待配母猪、妊娠母猪和后备公猪在同一猪舍内分区饲养,减少了猪舍种类和猪舍维修。④母猪产仔哺乳舍与仔猪培育舍相毗邻,便于调群和统一安装保暖设备。

把空怀母猪和妊娠母猪编为一群,分娩哺乳母猪和仔猪为一群,仔猪断奶后进保育舍为一群,仔猪培育后转入育成舍为一群,最后为肥育群。

五个阶段的猪群分别饲养在空怀妊娠母猪舍、分娩哺乳舍、仔猪保育舍、生长猪舍和肥育舍。五阶段饲养和四阶段饲养的不同之处,就是把商品猪再分为育成和肥育两个阶段,这样,商品猪由四阶段饲养的仔猪培育和生长肥育两阶段变为五阶段饲养的仔猪培育、育成和肥育三个阶段。五阶段饲养可以保证猪只从断奶到上市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饲养、营养、环境管理的不同需要,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养猪效率。但与四阶段饲养相比,增加了一次转群的负担和猪只应激的机会。我国深圳广三保养猪有限公司猪场的饲养工艺就是采用五阶段饲养,仔猪28日龄断奶体重达7~8千克;转入断奶仔猪保育舍饲养45天,体重达18~20千克;转入育成猪舍饲养50天,体重达50~60千克;转入肥育猪舍饲养60天,体重达90~110千克出栏上市。深圳市光明合营猪场也是采用五阶段饲养,母猪饲养阶段与四阶段饲养一样,仔猪28日龄断奶,从分娩猪舍转入断奶仔猪保育舍饲养6周,转入育成舍饲养8周后,再转入肥育舍饲养8周,然后出栏上市。

3.六阶段五次转群的饲养工艺流程

在大型猪场,由于规模大,更便于实施全进全出的流水式分阶段饲养工艺,划分的饲养阶段较多,专业分工较细。六阶段饲养工艺的特点是把空怀待配母猪与妊娠母猪分开,单独组群,利于配种,提高繁殖率。而幼猪培育(70日龄)以后,直接转入中猪生长阶段饲养,体重达35千克以后转入大猪肥育阶段。

这种分阶段饲养的优点是:①断奶母猪复膘快,发情集中,便于发情鉴定,易于掌握适时配种。②猪只生长迅速,中猪生长阶段不因条件变化而生长受阻。③便于猪群全进全出,利于防疫保健。但六阶段的转群次数较多,增加了劳动量,同时还增加了猪只的应激反应。

工厂化猪场管理工艺需要有较高的现代管理知识和组织技能,在母猪的配种、妊娠、分娩哺乳、幼猪保育、生长肥育等五个阶段中,最重要的是母猪的配种、分娩哺乳和幼猪保育这三个环节。

(1)配种母猪工厂化养猪要求全年保持均衡配种和产仔,按计划常年成批生产,保证每周有一定数量的母猪发情配种。如果配种头数不足或盲目配种头数过多,都会打乱整个生产流程,造成生产的混乱。 必须做到每周有一群母猪同期发情、同期配种、同期产仔,对母猪的繁殖进行有效控制。目前多数工厂化养猪场,常采用控制仔猪的断奶时间来达到母猪的同期发情。因为母猪的断奶时间有较大的变动范围,仔猪的断奶日龄可由3周龄到6周龄,这样就有可能使一组产仔相差1~2周的母猪在相同的时间内断奶。母猪断奶后一般在3~7天相继发情。实践证明,同期断奶是达到同期发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激素或其他药物来控制和调整母猪发情周期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据报道,用促性腺激素400单位和绒毛膜激素200单位同时注射,2~3天后便可使母猪发情。也有报道,在母猪断奶后注射1000单位的孕马血清,有明显的促使母猪发情排卵的作用。利用异性刺激发情也是猪场常采用的方法,即在空怀母猪群中,放一头性欲旺盛的公猪混养,或每天用试情公猪试情,均可促使母猪发情。要使发情同期而又适时配种,发情鉴定是关键。除认真观察母猪发情特征外,可用性欲旺盛的公猪试情,并结合压背静立反射进行鉴定,做到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配种是工厂化养猪的重要的日常工作,必须认真做好。每周配种头数应视规模而定,如规模为600头基础母猪的猪场,每周应配种的母猪头数为32头,才能保证每周有25头母猪产仔。

(2)妊娠母猪母猪配种后经过21天,检查母猪是否妊娠的方法很多,而快速准确的方法是用超声波妊娠诊断仪。用于妊娠4周以上的母猪时,准确率可达100%,这种仪器在妊娠期为20天后效果较好。现在进一步用超声波扫描投影方法进行母猪妊娠诊断,更早期、更直观可靠,准确率更高。对已确定妊娠的母猪,将体重和年龄基本相近、配种时间一致的母猪编组置于限位单栏或小群同栏饲养,以便掌握适宜投料量和猪的采食量。在配种18~24天和38~44天时要注意检查是否有重新发情的母猪,及时挑出返情母猪到配种舍配种。临产前4周和2周给母猪注射预防仔猪下痢的疫苗及防制细小毒病的疫苗。临产前1周的妊娠母猪转入分娩哺乳母猪舍分娩栏内,以熟悉产房环境,做好分娩的准备工作。

(3)分娩哺乳母猪临产前进入分娩栏的母猪,应给予严格清洗、消毒,避免病原进入,分娩舍栏必须留有1周的时间维修设备和彻底清洗消毒,干燥后方可进猪。母猪临产时要有人在场,做好接产、断脐、断尾、打号、检查胎衣等工作,发现难产及时处理,仔猪出生后及时吃到初乳。出生仔猪对寒冷十分敏感,做好保温工作对提高仔猪成活十分重要。分娩舍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2℃以上,为适应仔猪对温度的要求,应给仔猪创造小区温暖环境,增放仔猪保温箱,在保温箱上增设远红外板,或60瓦的红外灯泡,也可安放电热板。在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内就让它吃上初乳、吃好初乳,使之尽早获得免疫力,必要时人为辅助仔猪固定乳头。由于出生仔猪体内储铁甚少,从母体内获得也有限,又不能从饲料获得,且需要量很大,生后3天内如不及时补铁,那么7~10天就会出现营养性的贫血症。所以,仔猪出生后3天内注射血色素或牲血素1支300毫克,就可保证铁的需要量。出生3天后就要训练仔猪饮水,7~10天开始诱食补料,14~20天让仔猪上饲槽采食乳猪料,以促进生长。经常保持栏圈的清洁干燥,做到勤扫、勤清,圈内不积污水、尿液、粪便和残料。

(4)保育阶段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阶段。这一阶段,仔猪与母猪不在一起,营养来源由吃奶供给转变为仔猪独立采食饲料。这种环境的变化,对仔猪是一个应激。 保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条件,减少应激,缩短适应期,保持快速生长,防止拉痢掉膘。保育舍实行高床小群饲养,仔猪原窝转群或两窝一群。保育舍的适宜温度和相对湿度控制在20~22℃和65%~70%,并注意良好的通风换气,保持圈舍清洁、干燥,供给充足饮水。进入保育舍的幼猪,7~10日内应保持原来的乳猪饲料,并严格控制采食量,由自由采食改为日喂三餐,投料量为自由采食的70%,以后逐渐过渡到仔猪料。3~5周龄断奶的仔猪,如不控制采食量,容易诱发胃肠炎,造成增重减慢,甚至拉稀死亡。保育阶段应安排驱虫、去势、防疫注射工作。

(5)生长肥育阶段在进猪前,生长肥育舍应进行维修和彻底地冲洗、消毒。进猪后保持舍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饮水充足,温度控制在18~22℃,夏季注意防暑降温。转群时应将原圈猪按体重大小、性别、强弱分群,每群大小应视圈舍大小而定,一般为10~20头。为防止猪只争食和咬尾,在小猪出生时应断尾,在生长肥育圈内放些小铁环、小皮球、小石块之类硬东西,让其耍戏,分散精力,增加运动量。如发现有咬尾现象,应及时将咬尾者和被咬者同时调出,分别单独饲养,可避免全群发生咬尾。肥育猪每月要定期称重,以检查饲喂效果。经常检查猪群的采食、发育等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发现疫病及时报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处理。体重达90~100千克时应及时出栏上市。

猪全价饲料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

猪全价饲料的生产过程

根据畜禽(猪料)生理特点、营养需求和原料特性,结合工程建设及生产实践经验,为您提供优良的生产工艺及工程设计服务。

根据畜禽(猪料)生理特点、营养需求和原料特性,结合工程建设及生产实践经验,为您提供优良的生产工艺及工程设计服务。

专业化的生产工艺确保原材料的新鲜度和营养的高效均衡;性能优良的设备及配件来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残留和避免交叉污染;优良的控制技术来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追溯,确保饲料安全。原料仓储设计、袋装原料的自动进仓、小料系统的自动化设计、单机设备的自动控制、自动打包、码垛装置的使用,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

原料是饲料生产的源泉。主要有:玉米、麦麸、次粉、鱼粉、各种油料作物籽实榨油后的饼粕(如豆粕、菜籽粕等等)。一切食物的加工副产品都可以做饲料。

从农场接收的散装谷物通常包括谷物副产品和杂质,如秸秆、石头、金属、纸张、木屑、小动物尸体和粉末。清洗操作是用磁铁、筛网、集尘器等设备和系统来清除这些杂质,以确保储存的谷物质量良好,并在随后的加工步骤中保护机器。

粉碎是降低饲料粒度,增加其比表面积的操作,这样可以增强动物消化能力,提高饲料利用率,还可以提高配料、混合、制粒等后续工艺步骤的加工质量和工作效率。

配料和混合过程是指将散装干原料、液体原料组合成具有附加值的、均匀的配比混合物。

指对干燥和/或液体微量元素和预混料进行规模化、添加和混合,以形成完整的饲料混合物,即配方日粮。

膨化是指潮湿、可膨胀的淀粉或蛋白质材料在管子中通过水分、压力、热量和机械综合作用而塑化的过程。这导致管内产品温度升高,淀粉成分糊化,蛋白质变性,触觉成分拉伸或重组,以及膨化物放热膨胀。在沉水饲料工艺中,经过处理的饲料颗粒进入制粒设备,在制粒室内通过滚轮和模具被压缩成颗粒。

在饲料制粒过程中,饲料颗粒的冷却是必不可少的。当离开制粒机时,饲料颗粒非常热、柔软并富含水分,冷却工艺将其冷却至略高于室温的3℃- 5℃,并将其水分含量降低至安全标准(≤12.5%),以便于运输和储存。

冷却干燥后,将整粒或挤出物过筛以去除细粒和溢出物,使粒料达到合格尺寸。

包装操作从成品饲料进入包装器上方的供应箱开始,当袋装饲料被放入仓库时结束。该程序包括为每袋饲料称重,将称重物放入袋中,关闭袋口,在袋上贴标签,对袋进行编码,对袋进行码垛,并将袋移至仓库储存。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zhusiliao/31931.html

标签: 饲料,养猪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