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养猪的新手们是不是经常碰到这种怪事?明明每天喂得饱饱的,饲料哗哗往槽里倒,可猪就跟吃了空气似的,光见吃不见长。前阵子隔壁老张家的猪圈里,十头猪有六头瘦得能看见肋骨,气得他蹲在猪圈门口直抽烟。今儿咱们就来扒一扒,这猪吃下去的饲料都跑哪儿去了?
先说个真事儿:去年小王买了20头猪苗,三个月后愣是比人家少长了50斤。后来发现啊,问题就出在寄生虫身上。那些肉眼看不见的蛔虫、肺丝虫,就跟吸血鬼似的,能把饲料里60%的营养都抢走。这可不是我瞎说,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驱虫不彻底,喂再多饲料都白搭。
再就是饲料问题。很多新手以为猪吃得饱就行,结果买回来的饲料粗纤维含量超标(超过8%),蛋白质却连16%都不到。这跟让人天天啃树皮有啥区别?饲料质量不过关,猪吃再多也是虚胖。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有人用霉变玉米喂猪,结果全群腹泻——黄曲霉素这玩意儿,50ppb就能让猪停止生长。
第三大坑就是慢性病。圆环病毒、蓝耳病这些家伙特别阴险,初期根本看不出症状,但猪的日增重能减少半斤多。这时候光盯着饲料可没用,得先把病根儿除了。
“驱虫药我也用了啊,咋没效果?” 这是新手常犯的迷糊。去年李婶家的猪驱虫后反而更瘦了,后来才发现是驱虫时机不对。怀孕母猪产前15天要是用了驱虫药,搞不好能流产。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这里有个关键对比:
驱虫方式 | 效果持续时间 | 操作难度 | 成本 |
---|---|---|---|
传统打针 | 1个月 | 高 | 0.8元/头 |
透皮+拌料 | 3个月 | 中 | 1.2元/头 |
老养殖户都选第二种,虽然贵点,但省事儿啊! |
新手最容易踩的坑就是以为贵的就是好的。其实饲料配方得跟着猪的成长阶段走:
再说个血泪教训:去年有人图便宜买了掺豆粕的饲料,用碘酒一测变蓝了——说明掺了淀粉渣!这种饲料喂猪,就跟让人吃观音土充饥似的,能长肉才怪。
“我家猪看着挺健康啊,咋就不长?” 这话我听得耳朵起茧子了。就说圆环病毒吧,初期猪照样能吃能睡,但日均增重能少0.3公斤。这时候得赶紧拌料加蓝圆非太保,再配合替米考星,就跟人感冒了得吃消炎药一个道理。
还有个隐形杀手是寄生虫病。有个简单检测方法:拿手电筒照猪粪便,要是看到白色虫卵在蠕动,赶紧驱虫!这时候光喂驱虫药不行,还得补多维太保,就跟人打虫后要喝补血口服液似的。
说个反常识的:猪圈太干净了反而不好!但也不能脏得下不去脚。最要命的是温度忽高忽低,28-30℃最适合猪长膘。去年冬天有人为了省煤钱,结果猪全挤在一起取暖,互相踩踏反而更瘦了。
通风也是个技术活。氨气浓度超过20ppm,猪的日增重能降15%。有个土法子:站猪圈里要是能闻到明显臭味,说明该通风了。但要避免穿堂风,跟人睡觉不能对着风口一个道理。
Q:驱虫药用了没效果咋整?
A:八成是操作不对!记住这三点:①驱虫前禁食6小时 ②用药后7天内别打疫苗 ③怀孕母猪要避开产前15天
Q:饲料明明很贵,猪为啥不长?
A:可能买到假货了!教您个检测法:抓把饲料泡水里,正经饲料半小时内不会散开,掺假的立马成糊糊
Q:瘦猪还有救吗?
A:试试这个抢救方案:单独圈养+保温灯+饲喂开口料。7天内采食量增加50%就有救,否则赶紧淘汰
养猪这事儿吧,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关键得抓住寄生虫、饲料、疾病这三个命门。就跟种庄稼似的,光施肥不除虫,庄稼能长好吗?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每月做次粪便检测,每季度验次饲料成分,这可比天天盯着猪屁股管用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