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接手一窝断奶小猪,第三天发现半数拉稀,毛色黯淡得像褪了色的旧毛衣。这时候才想起老养殖户说的"断奶关难过",但正城混合料的解决方案来得正是时候。
问题根源:传统饲料中的玉米-豆粕配方,粗纤维含量不足3%,小猪肠道蠕动不够引发菌群失衡。加上新环境应激,腹泻率飙到50%以上。
正城方案:
河北张老板的案例最典型:用这套方案后,600头断奶猪成活率从82%提到96%,每头药费省了3.8元。
育肥舍里猪群看着挺壮,可电子秤显示料肉比死活降不到2.8以下。你摸着日渐消瘦的钱包发愁,正城技术员却掏出了"三段式能量调控"秘籍。
破解关键:
广西某万头场实测数据:采用该方案后,料肉比从3.1直降到2.76,150天出栏均重达125kg,比行业平均提前7天。
产房里的母猪耷拉着乳房,10只仔猪抢奶抢得吱哇乱叫。这种情况正城的"哺乳期三阶营养方案"能救场。
核心配方:
山东李大姐的猪场案例:20头二胎母猪采用该方案,21天断奶仔猪均重从5.8kg提到7.2kg,每年多赚4.6万元。
看着好好的玉米,检测仪却显示黄曲霉超标3倍。正城的"五重防护体系"这时候就是救命稻草:
河南周口的教训变经验:去年暴雨季用这套方案,2000头育肥猪零中毒,而隔壁场因霉菌中毒损失23万。
饲料这事儿,说到底是效益的精密计算。正城的智慧饲喂系统有个数据很有意思:混合料含水量稳定在12.5%±0.3%时,料肉比波动幅度能压缩到2%以内。现在他们给合作猪场装的物联网传感器,连原料仓的温度湿度都实时监控——要我说,养猪进入纳米时代,混合料就是那杆精准的秤。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