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乡,最近去菜市场买肉是不是觉得钱包有点紧?上个月还18块一斤的排骨,这两天突然涨到21块,这猪价说变就变跟苍山的天气似的。咱大理作为滇西养猪重镇,生猪价格波动牵动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今儿咱们就唠唠,这猪价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先给大伙儿报个实价:根据大理州农业农村局9月最新监测,现在生猪出栏价每公斤16.8元,比8月份涨了1块2。但您可能要问——不是说降价了吗?怎么买肉没感觉?这里头学问大着呢!屠宰场到菜市场这截路,每公斤得加上3块5的加工运输费,再加上零售商要赚的差价,到咱手里可不就得20往上了?
重点来了:同样是养猪,洱源县和漾濞县的收购价能差出8毛钱!我上个月跟着祥云县的猪贩子跑了一趟,发现他们专挑下午四点去鹤庆收猪,这时候养殖户急着出手,每公斤能压价5毛。您说这时间差打得精不精?
最近遇到个蹊跷事:宾川县老张家的200头猪,8月底报价17块没舍得卖,拖到9月初反而卖了18块。这波操作看得隔壁老王直拍大腿,这里头有啥门道?原来他家猪吃的是自制发酵饲料,比普通猪晚出栏半个月,正巧赶上中秋备货期。给新手提个醒:养猪不能光看眼前价,得学会算这三个账:
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急:现在养猪还来得及吗?我特意走访了弥渡县三家养殖场,发现个怪现象——规模小的反而更赚钱。刘老板家50头母猪,靠给客栈供生态猪肉,每公斤能多卖3块钱。反观那些千头规模的大场子,光环保设备每天就要烧掉2000块电费。
您可能要问:这猪价到底谁说了算?我跟屠宰场老板喝了三顿酒才套出实话——现在定价权根本不在养殖户手里!下关的三大屠宰场每天早上的电话会,就能定下全州的基准价。更绝的是,他们现在用上了智能报价系统,能根据冷库库存自动调价,听说准确率能达到85%。
给大伙儿爆个料:现在有些饲料经销商在玩"价格捆绑"的把戏。要是你用他家饲料,收猪时每公斤能多给2毛,听起来挺美是吧?可饲料价格暗戳戳涨了5个点!这账算下来,养殖户反倒亏了。我就认识个剑川的老乡,被这套路坑了半年才回过味来。
最后说说我的看法:别看现在猪价涨得欢,我估摸着国庆后得回落。为啥这么说?上月全州能繁母猪存栏量悄悄增加了8%,这可是个重要信号。不过要提醒新手,千万别看着价高就盲目扩栏,去年猪价暴跌的教训还热乎着呢!
对了,听说南涧县有人搞起了"旅游+养猪"的新模式,游客能认养小猪崽,包年送火腿。这法子虽然听着玄乎,但人家确实把养殖成本转嫁出去了。要我说啊,咱大理人脑子活,养猪也得跳出猪圈看市场。您要是正犯愁,不妨去三月街集市转转,跟那些老把式取取经,保不准能摸出点新门道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