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别人家的母猪一窝生15个崽,你家母猪才下8个?这事儿我敢打赌,十有八九跟饲料脱不了干系!去年山东临沂有个养殖场,光换了个饲料配方,产仔数直接从9头蹦到14头,你猜怎么着?(数据来源:2025年全国畜牧站报告)
老张头去年跟我抱怨:"我这母猪跟闹脾气似的,配种三次都没怀上!"结果一查饲料,好家伙!粗蛋白含量才12%,比怀孕母猪最低需求还差5个百分点。这事儿说白了,就跟让人天天喝稀粥还指望能跑马拉松一个理儿。
重点来了:
(举个栗子:广东某猪场按这个标准调整后,断奶成活率从78%飙到92%)
去年参观河北一家猪场把我惊着了——人家往饲料里加的不是啥稀罕物,就是普通的发酵豆粕+有机硒,结果母猪年均产仔数硬是比周边场子多3头!这里头门道可多了去了:
👉 必备四大金刚:
维生素E**(防流产神器)
⚠️注意:别信什么"特效催情剂",去年农业部刚通报了12种违禁添加剂,有些黑心厂家还在偷偷用!
我表弟去年接手猪场时犯了个致命错误——给怀孕母猪一天喂三顿!结果难产率飙升,后来改成"前紧后松"喂法才救回来。这事儿告诉我们:喂料不是食堂打饭,讲究的是时机把控。
✅ 科学喂养时刻表:
(实测数据:按这个节奏喂,母猪年均多产1.2胎)
最近总有人问我:"自己买原料配饲料是不是更划算?"这事儿得看规模。存栏50头以下的别折腾,光买预混料和检测设备的钱就够你买半年成品料了。但要是存栏200头以上,自配料能省15%-20%成本。
去年我帮个猪场算过账:
所以说,存栏没上300头真犯不上自己配,省的那点钱还不够付工人工资呢!
干这行十五年,见过太多养猪户被忽悠买"进口高端料"。其实吧,欧盟标准不一定适合中国猪!就像东北人吃咸豆腐脑,广东人吃甜的一个理儿。去年检测发现,某进口品牌维生素含量严重超标,反而导致母猪代谢紊乱。
个人建议:
这事儿就跟找对象似的,合适最重要。你说那些花里胡哨的添加剂,能比得上踏踏实实把蛋白含量搞达标?咱养猪人得把银子花在刀刃上,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