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发现没有?上周临沭暴雨刚停,菜市场的猪肉摊子就集体涨价两块。我邻居老王蹲在猪圈边抽烟,嘴里嘟囔着:"这鬼天气,养猪比炒股还刺激!"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天气预报和猪肉价格表之间那些弯弯绕绕的关系。
新手如何快速涨粉式掌握行情?
先说个真事儿:去年三伏天,柳庄镇的张大姐因为没看天气预报,暴雨前急着把200头猪低价甩卖。结果雨停后猪价猛涨,直接亏掉半年饲料钱。现在她手机里装着三个天气软件,比年轻人追星还勤快。
七月份那次持续高温你们记得吧?临沭气象台连着发了7天橙色预警,生猪运输车都不敢中午上路。我查了屠宰场记录,那周临沭北边三个镇的收购价硬是比南边每公斤贵了1.8元。为啥?因为南边养猪户怕猪热死,扎堆出栏把价格砸穿了。
三个致命天气节点
上个月底那场冰雹更邪乎,郑山街道的养殖户老李跟我说,冰粒子砸坏猪舍顶棚,光维修就花了八千。结果周边猪贩子趁机压价,每公斤愣是砍下去两块钱。
拿最近三个月数据说话:
天气状况 | 临沭平均猪价 | 周边县市价差 |
---|---|---|
晴好天气 | 15.6元/kg | -0.8元 |
连续阴雨3天+ | 16.9元/kg | +1.2元 |
极端高温预警 | 14.3元/kg | -1.5元 |
台风过境前后 | 17.4元/kg | +2.1元 |
看懂没?越是恶劣天气,临沭本地猪价反而可能窜高。但这里头有个陷阱——要是全县养殖户都憋着等天气涨价,很可能集体踩踏出货。
我跟着畜牧站的老技术员蹲点三个月,摸出两条铁律:
① 看天吃饭要抢先
比如收到暴雨预警,别等下雨再联系猪贩子。提前48小时把出栏计划甩到交易群里,价格能多谈5毛
② 温度计比计价器重要
猪舍里挂个智能温湿度计,温度每升高1℃赶紧调整喂食量。上次南古镇的小刘就这么搞,大热天反而把料肉比从2.8降到2.6
最近有养殖户在传,说气象局和物价局要搞价格预警联动。要我说,与其等政策不如自己动手——手机装个"临沭养猪通"APP,人家把未来7天天气和收购价预测绑在一起推送。
前天在蛟龙镇集市上,听见两个大姐吵架。一个说"明天刮大风必须卖猪",另一个坚持"等周末价格回暖"。要搁我,立马查查未来三天的风向风速:要是持续北风超过5级,运输车肯定不愿进山,这时候该割肉就得割。
话说回来,去年冬天那场冻雨你们还记得吧?当时青云镇的猪价两天涨了三块,可好多养殖户的猪早就冻病了卖不掉。所以啊,看天出栏这事,就跟年轻人谈恋爱似的——既要把握时机,又不能孤注一掷。
小编观点:
这两天盯着临沭气象台的15天预报,发现月底有波强降温。要是手头有适重猪的,建议提前三天联系好冷链车。别学隔壁村老赵,去年雪天卖猪让人家用雪地胎运输车,每头猪多扣了二十块运费,那才叫冤大头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