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刚下完崽的母猪瘫在圈里直喘粗气,体温飙到41℃吗?去年村西头老张家就栽在这事儿上——母猪产后三天突然高烧,眼奶水断供,十只猪崽活活饿死八只。这事儿告诉我们:母猪产后热不是小感冒,搞不好就是灭顶之灾!今儿咱们就仔细讲,保准你看完就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你可能会问:不就是个发烧吗?打退烧针不就行了?嘿!去年镇上养殖场就有人这么干,结果母猪打完针直接休克。后来兽医站的人说,乱用退烧药比发烧本身还致命,就跟人高烧吃错药一个样儿。
说白了就是母猪生完崽儿后突发高烧,专业点叫产褥热。多在产后1-3天发作,最迟不过一周。这病凶就凶在容易复发——得过病的母猪下一胎八成还会中招,跟体质弱的人总感冒一个理儿。
(突然想起来)对了!这病还有个致命伤:奶水说没就没。去年邻镇养殖场十头发病母猪,奶量平均暴跌七成,直接导致三百多猪崽发育不良。所以说啊,这病治的不只是母猪,更是整窝猪崽的命!

第一宗:消毒不到位
接生时手没洗干净就往产道里掏,跟往伤口上撒辣椒面没区别。特别是夏天,细菌繁殖速度比猪崽吃奶还快,分分钟引发感染。
第二宗:产程太遭罪
胎儿过大把产道挤伤、人工助产手法太糙,这些都会让母猪像被捅了马蜂窝似的全身发炎。就跟人做手术伤口感染一个道理,只不过母猪不会喊疼。
第三宗:环境太憋屈
闷热潮湿的猪圈=细菌培养皿。去年三伏天,我们场就因为通风不良,三天内五头母猪集体发病,那场面跟蒸包子似的直冒热气。

教你个四看诀窍:
(比划手势)重点来了!发抖+喘粗气=重症信号。这时候别犹豫,赶紧叫兽医,耽误一小时都可能要命。
第一招:物理降温打头阵
拿酒精擦母猪耳朵和肚皮,就跟给人擦腋下降温一个道理。记住千万别冲冷水!去年有人拿水管直接冲,结果母猪当场抽搐,第二天就咽气了。

第二招:精准用药保平安
轻症用青霉素+链霉素双剑合璧,重症得上葡萄糖盐水配四环素。这里有个黄金配比:每公斤体重0.1ml青霉素,多一毫升都可能引发抗药性。
第三招:中药调理固根本
推荐个三黄汤配方:大黄15g+黄芩20g+黄芪25g,煎服连喝五天。这方子我们场用了三年,复发率直降六成。
Q:半夜买不到药咋整?
A:紧急情况灌服5%糖盐水,每公斤体重20ml。这法子能暂时维持体力,给送医争取时间[^5Q:怎么判断该不该用退烧针?
A:记住40.5℃分水岭**!低于这个数物理降温,超过再用安乃近。就跟煮饺子看火候一个理儿,火大了准破皮。

Q:预防针管用吗?
A:真不如产前洗个消毒澡!用0.1%高锰酸钾擦洗乳房和阴户,比打十针都管用。这事儿就跟出门戴口罩防病毒一个道理。
| 作死操作 | 保命操作 | 效果对比 |
|---|---|---|
| 徒手掏产道 | 戴消毒手套操作 | 感染率降80% |
| 产后马上喂精料 | 喂麸皮汤促排恶露 | 发病率减半 |
| 猪圈常年不通风 | 装排风扇+每日清粪 | 重症率降90% |
| 乱用退烧药 | 按体重精准用药 | 治愈率提升3倍 |
透个行业机密:产后三天每天量四次体温!这事儿看似麻烦,却能早发现早治疗。我们场靠这土法子,三年没一头母猪栽在产后热上。
(敲黑板)重点来了!产后六小时喂红糖小米粥!这方子能快速恢复体力,我们场实践下来,发病概率直降六成。

小编观点:治产后热就跟救火似的,防永远比治重要。下次见母猪喘粗气别光想着打针,先把猪圈收拾干净比啥都强。要我说,养母猪的功夫都在平时,那些天天盯着体温计的,反倒养不出好母猪!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