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老王盯着监控里突然集体减食的母猪群,手抖得连烟都点不着——这是去年我们场遭遇非洲猪瘟的真实场景。今天咱们不聊虚的,就用这五年攒下的血泪经验,手把手教你从引种到复产的全流程防瘟指南...

这时候千万别急着卸猪!去年隔壁场就栽在这个环节,整车后备母猪感染率直接飙到80%。正确操作分三步:
记得在驾驶室放瓶免洗手消,司机每操作一步就要消毒一次手套。我们场现在引种存活率从65%提到92%,关键就在这半小时的硬核操作。
新手最易犯的致命错误是马上治疗!上个月李场长因此赔进去整个栋舍。正确处理流程:

这里有个保命技巧:发病栏的水嘴要用封口胶封死,防止交叉饮水感染。去年我们靠这招保住隔壁栋舍300头仔猪。
这时候最容易出现消毒漏洞!我们场的"三温消毒法"被四个省推广:
特别注意麸皮这类易带毒原料,必须过两道筛网去除杂质。去年抽检发现,经过这套流程处理的饲料病毒载量下降99.7%。

这时候要立即启动"反向排查"机制:
去年我们场排查发现,问题出在凌晨换班时的通风量突增。现在安装智能环控系统后,流产率从18%降到3%。
这时候要启动"三级防控圈":

重点在围墙排水口加装双层不锈钢滤网,孔径控制在1cm以下。去年北方某场因此成功阻断野猪传播链。
这时候的淋浴间就是病毒入口!我们场的"反向防护"值得借鉴:
关键细节:更衣室要设计成单向通道,返场人员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套系统让我们场人员带毒率从7%降到0.3%。

这时候的消毒不是洒洒药水就行!我们独创的"五维消杀法":
有个省钱妙招:用淘汰的产床铁架制作移动式焚烧炉,处理病死猪的同时高温消毒器械。这套方案让复产成功率从40%提到90%。
防控猪瘟没有捷径,只有把每个环节都变成防火墙。去年我们场在周边3公里内6个猪场沦陷的情况下,硬是保持零感染——秘诀就是把日常操作都变成防瘟场景。记住,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觉得"这次应该没问题"的侥幸心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