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捏着新设计的饲料包装袋直嘬牙花子,"壮崽宝""乳康素"这些名字在货架上活像双胞胎——养殖户瞅十遍也记不住。这事儿得从去年秋天说起,当时某镇五家饲料店同时上架"乳猪浓缩料",结果农户进店就问:"你们这料跟隔壁老王家的有啥区别?"

起名三大致命伤您可得躲着走:
去年在鲁南见识了个神操作。李老板把浓缩料改叫"断奶三件套",包装印着21天、28天、35天三个分阶段饲喂方案。你猜怎么着?三个月销量翻三倍,隔壁镇经销商都跑来偷拍包装。秘诀就在把使用场景焊死在名字里,让养殖户看见就想起自家猪圈。
| 命名方式 | 月销量(吨) | 复购率 |
|---|---|---|
| 某某乳猪王 | 12 | 35% |
| 28天断奶料 | 38 | 68% |
| 防拉稀套餐 | 45 | 82% |
胶东刘大姐的绝活更绝。她把浓缩料分成"白班料""夜班料",包装上画着太阳月亮。老乡们觉得新鲜,其实配方就调了0.3%的赖氨酸比例。但架不住名字起得妙,现在周边猪场喂料都讲究"白天吃太阳,晚上啃月亮"。

您可能要问:"起名要不要蹭热度?"河北某厂去年注册"冰墩墩乳猪料"赔惨了——冬奥刚开完就被告侵权。但人家转手注册"墩实乳",包装印着圆滚滚的猪崽,反倒成了畅销款。这招叫热点嫁接法,既蹭流量又不踩雷。
小编最后说:好名字值千万广告费。起名时要像媒婆说亲——既要亮家底(突显功效),又要对胃口(符合养殖户认知)。下次设计新品,记得先把名字写在猪圈门板上,要是路过的农户三秒内能记住,这名字准能卖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