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化开头)
前天深夜接到养殖户老周的电话,背景里小猪叫得撕心裂肺:"老弟啊,我这批猪换中猪料三天,20头里有8头开始拉绿粪,还有几头光吃不长肉!"这种急得跳脚的情况我太熟悉了——去年我的猪场转料时,整栏猪半个月只长了平常七天的膘。今天就手把手教新手们破解这个养殖"鬼门关"。

第一关:断奶15天内的生死局
刚断奶的小猪就像早产儿,肠胃只有鸡蛋大小。这时候用保育料要盯紧三个数:
去年我用某大厂保育料做过对比实验:A组按标准饲喂,B组减蛋白2%。结果你猜怎么着?30天后A组均重多出3.2公斤,药费还省了400块。记住,这时候省饲料钱等于烧治病钱!
第二关:60斤体重的换料坎
小猪长到膝盖高就该换中猪料了,但怎么换有讲究:

上周去参观的千头猪场有个绝招——在料槽挂温度计。中猪料水温必须控制在25℃左右,太凉了猪不吃,热了破坏维生素。他们用这法子,换料应激率从35%降到了8%。
(关键数据对比表)
| 指标 | 保育料(15-30kg) | 中猪料(30-60kg) |
|---|---|---|
| 粗蛋白 | 19%-21% | 16%-17% |
| 代谢能 | 3200大卡/kg | 3100大卡/kg |
| 钙磷比 | 1.2:1 | 1.5:1 |
| 饲喂次数 | 6次/天 | 4次/天 |
| 每头日采食量 | 1.2-1.5kg 2.0-2.8kg |
这张表是我从五个猪场实测数据中提炼的,特别是钙磷比这块,中猪料调高比例是为了骨架发育。有个养殖户没注意这个,结果猪长到200斤就瘸腿,少卖了300块/头。

第三关:预防隐形损耗
上个月帮客户排查问题时发现,他们用的自动饮水器压力不足,导致30%的猪长期处于半缺水状态。调整后日均增重立马多了120克,这数字看着小,百头猪一天就是12公斤肉!
小编观点:
建议新手准备两套料槽,转料期间新旧饲料分开喂。我自己现在用智能饲喂器,能记录每头猪的采食习惯,发现异常自动报警。虽然设备贵点,但去年帮我减少了两万多的医药费损失。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养猪是个精细活,那些说"粗放养殖也能赚钱"的,不是外行就是卖劣质料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