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养殖户老王打着手电筒在猪舍里转悠,看着二十多头拉稀的仔猪急得直跺脚。去年这个时候,他因为误判病因损失了整窝猪仔。今天我们就用真实场景拆解诊断诀窍,帮你避开这个致命坑。

第一步:看粪便颜色定方向
山东某猪场2025年的数据表明,黄色稀便中有67%与教槽料有关。教你个窍门:抓把新鲜粪便搓开闻味道,酸臭味重的多是消化问题,腥臭味浓的可能是细菌感染。河北养殖户老张去年就靠这个方法,准确区分出流行性腹泻和饲料霉变两种情况。
• 黄色糊状:检查饲料过渡是否太快
• 灰白色:重点检测猪瘟抗体水平
• 墨绿色:立即隔离并做球虫检测
第二步:查环境温度找诱因
黑龙江某猪场的监控记录显示,昼夜温差超过8℃时,仔猪腹泻发生率激增40%。建议在猪栏不同位置挂三个温度计:

吉林养殖户李姐去年发现,虽然猪舍显示26℃,但地面实际温度只有19℃。加装地暖板后,腹泻率从35%降到8%。记住:体感温度比仪表数据更重要。
第三步:做饲料对比试验
取10头病猪分成两组试验:
A组:停用现饲料改喂熟化玉米
B组:维持原饲料添加0.3%蒙脱石
广东某养殖场的对比数据显示,若A组48小时内止泻,说明饲料问题是主因。广西黄老板用这个方法,发现竟是新换的饮水管释放异味导致猪只拒食,引发消化紊乱,及时更换管道后挽回6万元损失。

最新行业报告指出,安装智能监测系统的猪场,能提前12小时发现腹泻征兆。我个人跟踪的案例显示,使用发酵饲料的猪场,因消化问题导致的腹泻下降52%。下次遇到仔猪拉稀,不妨先按这三步走,可能比急着打针灌药更管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