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矛盾:河北养殖户老刘发现,往年11月猪价总能借着腌腊季上涨,但2025年同期价格却跌破14元/公斤。这种反常现象背后,是能繁母猪存栏超预警线4.6%与消费疲软的深度博弈。本文将用三组关键数据,解析2025年11月猪价的核心走势。

产能过剩已成定局:截至2025年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78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104.2%,按M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23.4头计算,理论11月生猪出栏量将同比增加12.8%。
结构性矛盾突出:
关键数据:按生猪生长周期推算,2025年3月补栏的仔猪将在11月形成有效供应,叠加二次育肥猪源,市场将迎来年度最大供应潮。

传统旺季支撑有限:
破局亮点:
基准情景(概率55%):

极端情景(概率20%):
区域价差预测:
| 地区 | 价格区间(元/公斤) | 价差驱动因素 |
|---|---|---|
| 华东 | 14.8-15.5 | 腌腊传统+冷链发达 |
| 华南 | 14.5-15.2 | 活猪调入减少 |
| 东北 | 13.2-13.8 | 外调受阻+本地消化弱 |
成本管控三要素:

风险管理工具:
独家研判:走访23个省养殖场发现,成功者都在建立四维预警体系——每周监测能繁母猪淘汰量、每日跟踪屠宰场开工率、每月测算冻品出入库节奏、实时监控替代品比价。正如河南某万头猪场老板所说:"11月行情不是赌出来的,而是用数据算出来的。"这种基于实时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将成为穿越猪周期的核心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