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断奶的小猪突然集体发烧,是普通感冒还是蓝耳病作祟?
上个月在四川某存栏300头的家庭农场,23日龄仔猪出现耳朵发绀症状,新手养殖户误以为是天气寒冷导致。直到送检确诊为蓝耳病,已造成18%的死亡率。小猪蓝耳初期是什么症状?这个看似简单的判断,往往决定着整个猪群的生死存亡。

真实案例:广西某猪场28日龄保育猪采食量下降15%,3天后陆续出现眼睑水肿。检测显示蓝耳病毒CT值28(阳性临界值≤35),及时处置后损失控制在5%以内。
5个易忽视的早期表现:

快速鉴别法:
• 按压发紫部位3秒,蓝耳病不会褪色(与冻伤区别)
• 观察眼分泌物:蓝耳病呈浆液性,伪狂犬病为脓性
自问自答:
Q:为什么打过疫苗的猪场还会爆发?
A:2025年河南农大研究发现,当前流行毒株与经典疫苗株匹配度仅68%,这就是部分免疫失败的根源。
症状对照表:

| 观察项 | 健康猪 | 蓝耳病初期 |
|---|---|---|
| 眼结膜颜色 | 粉红湿润 | 暗红充血 |
| 站立姿势 | 四肢直立 | 后肢轻微外展 |
| 饮水频次 | 8-10次/天 | 15次以上/天 |
| 尿液颜色 | 淡黄透明 | 茶褐色浑浊 |
检测建议:
紧急处置方案:
疫苗选择指南:
• 经典株(CH-1R):适合稳定场预防
• 高致病性株(HuN4-F112):疫情活跃期使用
• 嵌合疫苗:新发疫情首选(保护率提升25%)

养殖11年总结出三早原则:
特别提醒:
2025年新发现的NADC34毒株,对传统防控方案存在逃逸现象。建议每季度送检10份血清做基因测序,及时调整免疫程序。发现疑似病例时,切记先控制人员流动再处理病猪,这是避免疫情扩散的关键。
最后建议:
很多养殖户把蓝耳病初期症状误判为普通感冒,去年全国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超3亿元。记住:当猪群出现"三不症状"(不吃、不闹、不长)时,第一时间做抗原检测才是明智选择。(附:省级疫控中心检测点查询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