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某规模化猪场去年遭遇棘手难题:21头经产母猪分娩后突然出现疯狂转圈、啃咬栏杆等异常行为,导致7头仔猪被踩踏致死,直接损失超4万元。这种被称为"产后闹圈"的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用真实案例+数据解析,带您揭开谜底。

案例重现
山东德州李老板的猪场曾出现典型症状:
解剖发现:

应对方案
处理效果对比
| 处理方式 | 症状缓解时间 | 复发率 |
|---|---|---|
| 单纯止痛 | 8小时 | 67% |
| 抗菌+促排 | 3小时 | 12% |
实验室数据警示
2025年全国母猪营养普查显示:

典型表现
快速补救方案
✅ 产后立即补充葡萄糖酸钙(50ml/头)
✅ 日粮添加有机微量元素(锌200ppm+锰40ppm)
✅ 饮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重点补充VD3)
广西某猪场对比试验

| 环境参数 | 闹圈发生率 | 日均转圈时长 |
|---|---|---|
| 噪音>65分贝 | 38% | 4.7小时 |
| 光照强度300lux | 12% | 1.2小时 |
改造要点
Q:如何快速判断闹圈原因?
A:采用"三看一测"法:
Q:紧急处理时要注意什么?
A:牢记这三个关键时间点:

根据农业部2025年发布的《母猪健康养殖规范》,建议建立:
山西某猪场实施效果
百科补给站
◆ 闹圈:母猪分娩后出现的持续性转圈、啃咬等异常行为,属病理性行为障碍
◆ 恶露:产后子宫排出的混合分泌物,正常应3天内排净
◆ 背膘厚:母猪背部皮下脂肪厚度,直接影响分娩性能

现在您该明白,母猪产后闹圈是怎么回事绝非单一因素所致。就像去年帮江苏某场设计的防控方案,通过环境改造+精准营养+疼痛管理三管齐下,硬是将闹圈发生率压到3%以下。记住这个公式:舒适度×营养平衡÷疼痛刺激=母猪安宁。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测血钙,再查环境参数,这些细节藏着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