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饲料原料 大豆 >
发酵豆粕饲料的营养特点 菜籽粕的营养特性是怎样的

作者:养殖实战 时间:2025-07-18 阅读:295

针对"发酵豆粕饲料的营养特点"问题,本文整理了相关资料,旨在为大家提供详尽的解答。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索吧。

菜籽粕的营养特性是怎样的

菜粕是一种营养价值接近豆粕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它的蛋白质含量约为35%~42%,与豆粕相比存在明显的价格优势,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蛋白质资源。但是菜粕的品质容易受到加工过程的影响,过热处理时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和有效性受到严重的损害,而加热不足时则可能含有硫代葡萄糖甙、丹宁、植酸、芥子碱等抗营养因子,使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如何去除菜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及毒素是菜粕推广利用的首要问题[1]。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菜粕脱毒方法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来,微生物发酵法用于去除菜粕的抗营养因子和毒素,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为目前降低玉米-豆粕型饲料配方成本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发酵菜粕是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选择利用一种或几种微生物菌种对菜粕进行发酵处理,然后经过相应的干燥、粉碎等一系列处理过程而制成的新型植物性蛋白质原料。发酵处理后的菜粕在适口性和营养利用率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发酵菜粕通常采用固态发酵方法,固态发酵是指在几乎甚至是没有自由流动水存在的状态下,在有一定含水量的水不溶性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进行生物反应的过程。

发酵菜粕的营养价值:菜粕的营养价值丰富全面,根据不同的油脂提取工艺,它的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菜粕的粗蛋白质含量在35%~45%之间,其中的90%~91%属于可消化蛋白质,菜粕中含碳水化合物24%~30%、粗脂肪2%~3%、纤维素81%~90%、灰分4.5%~5.2%、消化能11.2~12.3MJ/kg、代谢能9.95~10.99MJ/kg。另外菜粕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其中钙、铁、锌、硒、镁、锰的含量比豆粕高,磷含量是豆粕的2倍,微量元素硒含量是植物性蛋白原料中含量最高的。菜粕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均衡,限制性氨基酸含量很低,几乎没有,富含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菜籽蛋白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其吸水性很高,吸油性、起泡性和乳化性较好,因此在营养质量方面菜籽蛋白甚至可和酪蛋白相媲美。

糠麸类饲料有哪些营养特点怎样饲喂

稻谷的加工副产品称为稻糠,稻糠可分为砻糠、米糠和统糠。砻糠是粉碎的稻壳。米糠是糙米精制成大米时的副产品,由种皮、糊粉层、胚及少量的胚乳组成。统糠是米糠与砻糠的混合物。一般每100千克稻谷加工后,可出大米72千克、砻糠22千克和米糠6千克。我国米糠年产量150万~250万吨,其中有30%榨油后为脱脂米糠。米糠的营养价值受大米精制加工程度的影响,精制程度越高,则米糠中混入的胚乳就越多,其营养价值也就越高。米糠的粗蛋白质含量比麸皮低,但比玉米高,品质也比玉米好,赖氨酸含量高达0.55%。米糠的粗脂肪含量很高,达15%,比同类饲料高得多,约为麦麸、玉米糠的3倍多,因而能值也位于糠麸类饲料之首。其脂肪酸的组成多属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占9.2%,脂肪中还含有2%~5%的天然维生素E。米糠除富含维生素E外,B族维生素含量也很高,但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米糠粗灰分含量高,但钙磷比例极不平衡,磷含量高,但所含磷约有86%属植酸磷,利用率低且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米糠中锰、钾、镁含量较高。米糠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加热可使其失活,否则采食过多易造成蛋白质消化不良。 米糠中脂肪酶活性较高,长期贮存易引起脂肪变质。

米糠用作牛饲料,适口性好,能值高,在肉牛精料中可用至20%。喂量过多会影响牛肉品质,使体脂变黄变软,尤其是酸败的米糠还会引起适口性降低和导致腹泻。米糠的粗脂肪含量高,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酸败,也易发热和发霉。尤其鲜米糠在堆放情况下更易发生,这就给贮存和使用带来许多困难。酸败、氧化的米糠会使动物中毒,发生严重下痢,甚至死亡。

发酵豆粕饲料的营养特点 菜籽粕的营养特性是怎样的
(来源网络,侵删)

为了安全有效地使用米糠,必须先解决防腐防霉问题。将米糠进行脱油处理,制成脱脂米糠,即米糠饼和米糠粕。经脱脂处理后,脂肪及脂溶性物质大部分被除去,仅剩1%~2%的脂肪,其他成分如蛋白质、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矿物质等未变化,而只是比例相对增加。但能量会随之降低,因而脱脂米糠为低热能饲料原料。米糠在脱脂过程中经过加热处理,脂肪分解酶被破坏,且脂肪含量已很低,故不必担心脂肪氧化、酸败问题,可长期贮存而不易变质。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也减少很多,提高了适口性和消化率,适用范围也大大增加。对肉牛适口性好,不必担心体脂品质下降,通常在肉牛的精料中可用到30%。

俗称麸皮,是小麦加工面粉的副产品,由种皮、糊粉层和一部分胚及少量的胚乳组成。小麦麸来源广,数量大,是我国北方畜禽常用的饲料原料,全国年产量可达400万~600万吨。根据小麦加工工艺不同,小麦麸的营养质量差别很大。“先出麸”工艺是:麦子剥三层皮,头碾麸皮、二碾麸皮是种皮,其营养价值与秸秆相同,三碾麸皮含胚,营养价值高,这种工艺的麸皮是头碾麸皮、二碾麸皮和三碾麸皮及提取胚后的残渣的混合物,其营养远不及传统的“后出麸”工艺麸皮。小麦麸容积大,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好,是奶牛优良的饲料原料。根据小麦麸的加工工艺及质量,肉牛精料中可用到30%,但用量太高反而失去效果。

砻糠是稻谷加工糙米时脱下的谷壳(颖壳)粉,是稻谷中最粗硬的部分,粗纤维含量达46%,属于品质差的粗饲料。有机物质的消化率仅为16.5%,仅高于木屑,按消化率折算,20千克砻糠才抵得上0.9千克米糠。灰分含量很高,达21%,但大部分是硅酸盐,严重地影响钙、磷的吸收利用。统糠有两种,一种是稻谷一次加工成白米分离出的糠,这种糠占稻谷的25%~30%,其营养价值介于砻糠与米糠之间,粗纤维含量较高,达28.7%~37.6%。另一种是将加工分离出的米糠与砻糠人为混合而成,根据混合比例不同,可分为一九统糠、二八统糠、三七统糠等。砻糠的比例愈高,营养价值愈差。

大麦麸是加工大麦时的副产品,分为粗麸、细麸及混合麸。粗麸多为碎大麦壳,粗纤维含量高。细麸的能量、蛋白质及粗纤维含量皆优于小麦麸。混合麸是粗细麸混合物,营养价值也居于两者之间。可用于肉牛,在不影响热能需要时可尽量使用,对改善肉质有益,但生长期肉牛仅可使用10%~20%,太多会影响生长。

玉米糠是玉米制粉过程中的副产品之一,主要包括种皮、胚和少量胚乳。可作为肉牛的良好饲料。玉米品质对成品品质影响很大,尤其含黄曲霉毒素高的玉米,玉米糠中毒素的含量约为原料玉米的3倍之多,这一点应加以注意。

高粱糠是加工高粱的副产品,其消化能和代谢能都比小麦麸高,但因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适口性差,易引起便秘,故喂量应控制。在高粱糠中,若添加5%的豆饼,再与青饲料搭配喂牛,则其饲用价值将得到明显提高。

谷糠是谷子加工小米的副产品,其营养价值随加工程度而异,粗加工时,除产生种皮和秕谷外,还有许多硬壳,这种粗糠粗纤维含量很高,可达23%以上,而蛋白质只有7%左右,其营养价值接近粗饲料。

豆粕是什么样的饲料豆粕有什么特点

豆粕(饼)是目前饲料中最常用的蛋白质饲料,是大豆去油后的副产品,压榨法生产的叫豆饼,浸提法生产的叫豆粕,主产于东北、华北地区。营养特点:豆饼有效能含量高(l0-l0.87MJ/kg),粗纤维含量较低;粗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为42-47%,蛋白质品质较好,赖氨酸含量高,高达2.9%,且与精氨酸比例适当,异亮氨酸、亮氨酸含量较高、比例适宜,蛋氨酸、胱氨酸含量不足;矿物质中,钙、磷含量高于其他植物性饲料,但磷主要是植酸磷,利用率有限U/3左右);维生素含量较低,特别缺少B族维生素。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又称"大豆粕"。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极为重要,温度过高会影响到蛋白质含量,从而直接关系到豆粕的质量和使用;温度过低会增加豆粕的水份含量,而水份含量高则会影响储存期内豆粕的质量。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中国国内目前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

关于发酵豆粕饲料的营养特点和豆粕是什么样的饲料豆粕有什么特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dadou/34684.html

标签: 营养,菜籽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