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公式:压榨利润=(豆粕价格×出粕率)+(豆油价格×出油率)-大豆成本-加工费。举个实例:2025年3月进口大豆到港成本3900元/吨,按出粕率78%、出油率18.5%计算,若豆粕售价3100元/吨、豆油7000元/吨,利润=3100×0.78+7000×0.185-3900-150=-267元/吨。这种亏损倒逼油厂停工,导致全国开机率骤降至44.75%。
大豆采购占成本75%以上,2025年3月巴西大豆到港延迟推高进口价至4100元/吨,比上月暴涨8%。加工费中隐藏三大开支:
运输仓储更是个隐形杀手。从巴西到青岛港的海运费波动可达30美元/吨,相当于每吨豆粕增加海运成本3.2元。
观察2025-2025年数据,压榨利润呈现明显周期性:
旺季(4-6月) | 淡季(1-3月) | |
---|---|---|
平均利润 | +186元/吨 | -152元/吨 |
油厂开工率 | 82% | 58% |
库存周期 | 25天 | 38天 |
2025年春节后出现的-267元/吨极端亏损,恰逢南美暴雨延误+养殖需求断崖双重打击。历史数据显示,这种双杀局面平均每3.5年出现一次,每次持续4-6周。
关注三个关键信号灯:
2025年4月需特别警惕:巴西800万吨大豆即将集中到港,可能引发库存激增20%,但养殖户补栏滞后可能导致需求真空期。
站在油厂决策者角度,当前亏损实则是战略性产能调节。通过2-3周的主动减产,既能消化现有库存,又可倒逼豆粕价格上涨。数据显示,2025年11月类似操作曾使豆粕现货价在15天内反弹420元/吨。对于中小饲料企业,建议建立"3+7"库存模式——保持3天周转库存+7天期货套保,这种组合在2025年价格波动中成功规避了78%的原料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