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猪吃小猪料真的划算吗? 这个问题最近在养殖户群里吵翻了天。老王家的猪场去年试了三个月,结果猪群拉肚子概率涨了15%;隔壁村李大姐却靠这个方法省下20%饲料成本。今天咱们就仔细聊聊,中猪阶段用不用小猪料,得看哪些门道。

很多新手以为饲料就是“猪吃的粮食”,其实不同阶段的配方差别大着呢。小猪料(教槽料) 蛋白质含量普遍在18%-20%,而中猪料(育肥料) 通常控制在16%左右。就像青少年和成年人饭量不同,猪在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也有讲究。
举个例子:某品牌小猪料每公斤添加了1200mg赖氨酸,中猪料只有850mg。要是长期给中猪吃高蛋白饲料,可能出现两种后果:

特殊情况需要喂小猪料时,得盯着这几个数据:
去年河北某养殖场做过对比试验:30-60公斤阶段的小猪料组,虽然日均增重多出50克,但每公斤增重成本反而比中猪料组高0.8元。划不划算不能只看表面数据,得算细账。
真要给中猪掺小猪料,可以试试“三步过渡法”:

注意!混合时绝对不能直接倒在一起。正确做法是分时段投喂:上午先喂中猪料,间隔2小时再补小猪料。某广东养殖户用这个方法,成功把料肉比从3.1降到2.9,关键是他严格控制了单日小猪料不超过总投喂量的30%。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山东某养殖场照搬东北同行的喂养方案,结果因为两地水质硬度差异,导致猪群出现大面积钙磷代谢紊乱。因地制宜才是王道,别家的经验顶多参考三成。
这三个信号出现时,说明小猪料该退场了:

记得定期做饲料转化率测试:取10头猪单独饲养,记录三天内的进食量和增重情况。如果料肉比连续三天超过3.5:1,说明当前饲料已经不适合这个生长阶段。
个人观点: 中猪阶段短期(不超过20天)使用小猪料确实能应急,但长期来看,还是得老老实实用专业饲料。就像人不能总吃婴儿米粉,猪的每个生长阶段都有对应的营养需求。咱养殖户要算的不仅是眼前成本,更要盯着出栏时的综合效益。下次有人跟你说中猪喂小猪料能省大钱,记得先掏出手机查查饲料成分表——有些账,真得掰着手指头细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