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河北邢台养猪户老张家的5头待产母猪接连暴毙。这些母猪上午还在拱食槽,下午突然高烧抽搐,送去兽医院抢救时已经来不及。化验单上"败血症"三个字,让这个养了十年猪的老把式当场懵了——这病究竟是怎么找上门的?

一、看不见的杀手:败血症从哪来?
很多养殖户发现,败血症往往在分娩前后3天集中爆发。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解剖过27例病死母猪,发现83%的感染源藏在子宫里。
举个例子:当母猪产仔时,如果胎衣碎片滞留超过4小时,就会变成细菌培养皿。大肠杆菌和链球菌能在6小时内增殖到危险浓度,顺着血管攻入全身。广西某万头猪场的监控录像显示,一头母猪分娩后舔食了被污染的产床,仅38小时就出现败血性休克。
二、这些细节正在要母猪的命

浙江某养殖场做过对比试验:
三、救命三件套:早发现能省2万块
凌晨两点巡查时,发现母猪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即行动:
江西养殖户老李的应急方案值得参考:

四、预防比治疗省钱90%的秘诀
广东温氏集团的技术手册里藏着关键数据:做好这3点,能让败血症发生率从19%降到2.3%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蹄部护理。湖南某猪场发现,修蹄不规范的母猪,因蹄裂感染引发败血症的概率是正常母猪的7倍。建议每月用10%硫酸铜溶液泡蹄3次,每次浸泡时间别超过15分钟。
个人观点:
见过太多养殖户在败血症上栽跟头,其实预防的核心就八个字——切断通路,提升战力。与其花大价钱买高档疫苗,不如先把产房湿度控制在65%以下,确保每头母猪分娩时有3平方米洁净空间。记住,母猪的健康管理就像防汛,等到洪水漫堤才堆沙包,不如平时疏通好每条排水沟。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