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咱先打个比方:预混料就像火锅底料,浓缩料好比自热小火锅。前者需要你自己买肉买菜,后者拆开就能吃。农业部2025年数据显示,全国养殖户用预混料的成本比全价料低23%,但为啥还有45%的人选浓缩料?这事儿得掰碎了说。
预混料=维生素+矿物质+载体(1),好比给你一包十全大补丸。河南老张去年用4%预混料配玉米豆粕,肉牛日增重从1.2公斤提到1.8公斤,每头省下300块饲料钱。但得自己把控玉米质量,就像自己炒菜得会挑食材。
浓缩料=预混料+蛋白饲料(2),相当于半成品宫保鸡丁——拆袋加热就能吃。山东王姐用30%浓缩料喂母猪,哺乳期掉膘量减少40%,但每吨比预混料贵500块。这钱花得值不值?咱们往下看。
2025年豆粕价格涨到4800元/吨,这时候选预混料还是浓缩料?我给您算笔实在账:
预混料派:4%肉牛预混料市价25元/公斤,配62%玉米+28%豆粕+6%麸皮。按当前价算,每吨饲料成本省220元,但得自建原料库——河北李老板光玉米防霉就多雇了俩人,人工成本年增3万。
浓缩料派:30%猪浓缩料卖4500元/吨,配55%玉米+15%麸皮。江苏刘大姐发现,虽然饲料成本高8%,但省下的仓储费和人工费够给母猪买三支疫苗。特别是梅雨季,再也不用半夜爬起来翻玉米了。
👉关键看两点:原料行情波动承受力和场地人力成本。豆粕价格要是跌破4000,闭眼选预混料;要是涨破5000,浓缩料更划算。
错把百分比当营养:
千万别觉得30%浓缩料就比4%预混料好!3说清楚啦:1%预混料其实是"核心中的核心",那些看着比例大的浓缩料,可能掺了更多廉价蛋白。山西老赵去年买的40%浓缩料,检测发现赖氨酸含量比正规4%预混料还低!
忽视地域适配性:
南方潮湿地区用预混料,千万记得加防霉剂。广东陈老板去年没注意,30吨玉米全发霉,直接赔了6万块。而浓缩料由于经过高温制粒,稳定性更好——这点2没明说,但实战中特别关键。
盲目追求"全自动":
全价料听着省事,但3数据扎心了:制粒过程会破坏50%维生素活性!特别是母猪料,长期用全价料容易导致蹄裂、流产。建议学学内蒙古马场长:用预混料配青贮饲料,母牛产犊间隔缩短了28天。
干了十年养殖指导,见过太多人把饲料当玄学。说句大实话:预混料是技术活,浓缩料是体力活。给您三条黄金建议:
散养户先攻预混料:
趁着现在玉米价格低谷(2025年3月均价2.1元/公斤),赶紧建个20吨仓。记住要买含水14%以下的玉米,每低1个百分点,饲料转化率能提3%。
规模场备两套方案:
像河南那个万头猪场,平时用预混料降本,遇到原料涨价立刻切换浓缩料。去年豆粕暴涨时,他们靠这招省下87万,够买两台饲料搅拌机。
学会看牛粪识配方:
粪便里有未消化的玉米粒?说明预混料里酶制剂不够。粪便太稀发黑?可能是浓缩料微量元素失衡。这点1、2、3都没提,但老养殖户都懂——饲料好不好,全看牛屁股!
说到底,选预混料还是浓缩料,就像选对象要"门当户对"。您要是刚入行,记住这个口诀:"小规模玩预混,大规模搞浓缩,原料涨换预混,人工贵选浓缩"。把这十六字方针吃透了,保准明年这时候,您家养殖场得扩建!(数据来源:2025年全国畜牧总站饲料成本调研报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