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盯着养殖场每月五位数的饲料账单发愁吗?新手如何快速涨粉的养殖博主都在偷偷用这个技术——往饲料里拌点发霉的豆粕居然能让猪多长膘?去年河北老张用发酵豆粕喂鸡,蛋壳厚度直接增加0.2毫米,这事儿还上了《中国畜牧兽医》期刊。咱们今天就仔细说说,这堆看着像发霉饲料的东西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先说个反常识的 :豆粕不发酵直接喂牲口,差不多等于把燕窝煮成糊糊。生豆粕里那30%的粗蛋白,动物只能吸收不到一半。但用枯草芽孢杆菌这么一折腾,嘿!消化率蹭蹭涨到75%以上。这就好比把压缩饼干泡成了米粥,牲畜的肠胃可省大事了。
发酵这事儿到底咋操作的?咱们分三步走:
重点来了!山东农科院去年做的对比实验特有意思:自然发酵的豆粕PH值降到4.5要5天,人工接种的24小时就能搞定。这差距就跟骑自行车追高铁似的,温度控制更是要命,超过45℃益生菌直接团灭。
新手最常栽的坑在这儿:
说到菌种选择,河南老李去年用酵母乳酸菌混搭,粗蛋白转化率比单用芽孢杆菌高出8个点。这道理就像炒菜放盐又加糖,复合菌种能把豆粕里的抗营养因子拆得更彻底。不过要注意,菌种活力得用试纸测,颜色变黄就赶紧用,别等说明书上的保质期。
有个事儿得拎出来单说——发酵完成的豆粕要摊开晾到35℃以下,不然继续发酵会产生苦味素。这事儿我亲眼见过,内蒙有个养殖场图省事堆在墙角,第二天整个仓库飘着中药味,猪宁可饿着都不吃。
最近挺多人问豆粕发酵和菜籽粕哪个划算。这么说吧,发酵豆粕每吨成本要多花200块,但牲畜日增重能提高15%。折算下来,育肥周期缩短7天,光饲料钱就能省出三天的量。这账怎么算都划得来,就跟买贵手机多用两年一个理。
小编算是看明白了,养殖业的门道全在这些看不见的微生物身上。哪天你要是见着养殖场老板蹲在发酵池旁边傻乐,别怀疑——准是豆粕又转化出好东西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