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你家牛咋光吃不长肉?是不是天天喂草料,牛却瘦得跟麻杆似的?今儿咱就唠唠这个让新手脑壳疼的问题。说句的话,给肉牛增肥可不是往槽里怼饲料这么简单,这里头学问大着呢!
▌第一板斧:饲料配比是门玄学
别以为把玉米秸秆往食槽一倒就完事了,咱得讲究个"三三制"。啥意思呢?就是精饲料、粗饲料、添加剂各占三分之一。河北农科院2025年的实验数据摆着呢——按这个比例喂养的西门塔尔牛,日增重比传统喂法高出23%。
这里头有个关键点老多人整不明白:玉米秸秆必须青贮处理。直接喂干秸秆?牛吃进去就跟啃报纸似的,营养不到40%。我亲眼见过隔壁村老王家,青贮饲料喂了仨月,牛屁股圆得能当篮球打。
▌第二板斧:喝水喝出大学问
您可别小看这水槽子,水温差两度都能影响增重。冬天用温水拌料,夏天往水里撒把盐,这是俺跟内蒙古老牧民学的绝活。农业农村部去年发的《肉牛饲养技术规范》里白纸黑字写着:水温保持在10-25℃时,饲料转化率最高能提18%。
见过牛喝水的都知道,这祖宗喝水跟抽水机似的。但您得留个心眼,运动后半小时千万别让牛喝水,这事儿就跟人跑完马拉松不能猛灌凉水一个理儿。去年咱们县里就有养殖户因为这个折了两头牛,血淋淋的教训啊!
▌第三板斧:睡觉比吃饭更重要
这话听着新鲜吧?可人家中国农大的教授说了,牛躺着反刍时才是长膘的黄金时间。牛舍地面得铺20公分厚的稻壳垫料,比直接睡水泥地增重快15%。您要是不信邪,拿温度计测测,牛趴着的时候体温能比站着低0.8℃——省下来的热量全用来长肉了!
新手最常踩的三大坑
去年《中国肉牛产业发展报告》的数据啪啪打脸:过度使用精饲料的养殖场,牛只发病率比科学喂养的高出41%。这事儿就跟人吃补品似的,不是越贵越好,关键得对症下药。
说到这儿,可能有老铁要问了:"那具体该咋操作?"别急,给您整了个万能公式:
每日增重(克)=(精饲料×1.2)+(青贮饲料×0.8)-(运动量×50)
记住这个数,照着配准没错。要是牛圈温度能稳住15-20℃,公式效果还能再提三成。
最后说点的话。这些年见过太多人把牛当机器养,恨不得今天喂明天就出栏。要我说啊,这养牛跟养孩子是一个理儿——三分靠喂,七分靠陪。天天蹲牛圈观察排便,比盯着电子秤管用多了。您要是不信,试试每天早上跟牛唠十分钟嗑,保准三个月后它用一身腱子肉回报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