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隔壁老王家发酵的饲料香喷喷,我家做的总带股馊味?" 这事儿啊,八成出在温度控制上!今天咱们就掰发酵饲料的温度门道,手把手教你从菜鸟变行家,看完至少省下三年试错成本!
"温度高点低点有啥关系?" 关系大了去了!温度直接决定三件事:
举个活例子:山东老王去年冬天没控温,发酵的玉米秸秆饲料霉变率飙升40%,30头牛集体拉稀,直接损失5万元!
菌种 | 最适温度 | 低温极限 | 高温极限 | 特色本领 |
---|---|---|---|---|
乳酸菌 | 30-35℃ | 10℃ | 45℃ | 造酸小能手 |
酵母菌 | 32-37℃ | 5℃ | 50℃ | 产香专家 |
芽孢杆菌 | 35-40℃ | 15℃ | 55℃ | 分解粗纤维 |
重点提醒:混合菌种发酵时,要把温度控制在32-37℃这个黄金区间,让三大菌群都能干活
夏天防过热:
冬天保温暖:
浙江张姐去年冬天用这三招,饲料发酵时间从15天缩短到7天,燃料费省了1.2万!
没钱有没钱的法:
有钱就要玩高端:
反常识发现:发酵中期温度突然下降,不是好事!可能是氧气不足导致菌群休眠,这时候要赶紧翻堆补氧
温度过低(<25℃):
温度过高(>55℃):
河北李哥去年夏天发酵豆粕,温度飙到65℃没及时处理,整批饲料碳化成"黑煤球",蛋白质损失过半!
搞了二十年养殖太多人栽在温度控制上。记住三句话:"起温看菌种,保温看手艺,降温看手速"。现在新型发酵剂像维诺众养菌,自带抗寒耐热属性,零下5℃也能慢慢发酵,虽然速度慢点,但总比失败强。最后透露个行业秘密:明年起用智能温控系统的养殖场,能优先申请绿色养殖补贴。这事儿文件还没下发,但山东、河北已经有试点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