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困惑】
河北廊坊的老王蹲在猪舍旁发愁:换了新饲料后,猪群腹泻率从5%飙升到18%。技术员抓起饲料袋眯眼细看:"粗纤维含量不达标,这饲料得调整!"这个场景揭示着行业痛点——饲料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这个常被忽视的指标,竟能左右养殖场的盈亏。

饲料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并非越高越好。中国农业科学院试验显示:
常见纤维源对比:

| 原料 | 纤维含量 | 单价(元/吨) | 消化率 |
|---|---|---|---|
| 麦麸 | 12% | 1800 | 58% |
| 甜菜粕 | 22% | 1350 | 72% |
| 苜蓿草粉 | 25% | 3200 | 65% |
山东德州某猪场实测:用甜菜粕替代30%麦麸,饲料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保持8%,腹泻率下降23%,日增重提高17%。
饲料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如何动态调整?广东温氏集团的智能方案值得借鉴:
江苏南通养殖场案例:

提高饲料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增加成本?四川新希望六和的破解方案:
经济核算对比:
| 方案 | 吨成本 | 料肉比 | 腹泻率 |
|---|---|---|---|
| 传统配方 | 2850元 | 2.8:1 | 9% |
| 优化配方 | 2630元 | 2.4:1 | 3% |
| 发酵方案 | 2780元 | 2.2:1 | 1% |
该数据印证:科学调控纤维含量可实现降本增效双赢。

🙋♂️【互动话题】
你在养殖过程中如何平衡纤维含量?是用传统麸皮还是尝试过新型纤维原料?留言区分享你的实战经验,点赞前三名送《饲料纤维调控手册》!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饲料营养标准》2025版/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年度报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