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吃什么才能下大个的蛋"是一个许多人都感兴趣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将通过本文为大家整理的资料,带领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
虫子是喂鸡的好饲料,虫子含有丰富的营养,鸡吃了长的快。用虫子喂出来的鸡,肉质鲜美,而且抗病能力强。养殖户用蝇蛆、黄粉虫、蚯蚓喂鸡能补充鸡体内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促进鸡多长肉、多产蛋。
鸡蛋主要是蛋白质, 生蛋鸡要多喂些蛋白质饲料,一般粗蛋白质应占饲料总营养的16—18%。这要从鸡生蛋一开始就逐渐增加,到第28—32周龄生蛋最多时更多喂些。如补喂些小鱼、虾、蛆及昆虫等,均能收到效果。
每天搞好鸡舍的清扫工作,并定期清除垫料,同时搞好鸡舍及相关场地的消毒工作。在消毒过程中,要重视消毒技术,确保消毒效果。
草鸡放养过程中,要防止蛇、犬等敌害动物的侵害,并定期搞好灭鼠工作。特别是夏季,要搞好蚊、蝇等的防治工作,同时防止鸟类入侵,以防传播媒介传播疫病,减少禽流感等传染病的发生或传播。
草鸡饲料一定要选择新鲜营养丰富的饲料,最好现配现用。对于原粮等饲料的保存,一定要注意通风干燥,切不可使用霉变的饲料。
双黄蛋即是指一个蛋壳中含有两个卵黄的蛋。双黄蛋通常比正常蛋要大得多。双黄蛋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两个卵细胞同时成熟并一起脱离滤泡被纳入输卵管小鸡的鸡冠、鸡的脸都开始泛红,小鸡还会发出咯咯的叫声,这是就要开产的节奏。这也应该是小鸡的应激反应。这时小鸡产双黄蛋几率最大。
采些万寿菊花瓣儿、苜蓿草、松针粉也可以拌在饲料里进行喂养鸡。或者用一些产品如甘黄素、茜草色素、对蛋产品有较好的着色作用,促进鸡产双黄蛋。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抑菌促生饲料添加,抑制消化道有害微生物菌群的滋生繁殖,减少患病率,增强吸收,有助提高产蛋量。
双黄蛋的营养比单黄蛋高。蛋清主要含蛋白质,蛋黄主要含卵磷蛋白、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磷、硫、钙、氯、钾、钠、镁、铁;VA、VE、VB1、VB2鸡蛋黄胆固醇高不宜多吃、土鸡蛋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等,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鸡蛋真的比一般食物的安全性更高,毕竟,如果能够顺利孵化这可是一条生命啊。
两个卵同时排出或者是有一个卵黄停留在输卵管里面,他们在输卵管的漏斗部承接卵黄时自然接到了两个。如果母鸡生出了双黄蛋,则表示它的生殖系统并不正常。发生这种情形,往往是卵巢机能过分活动,成熟的卵子不断排向输卵管,造成输卵管来不及用蛋白把蛋黄包起来,在几年的实践中发现,如果蛋禽营养过剩就会产蛋期就会相应的提前,而且产包括双黄蛋在内的不规则蛋的概率明显增加。母鸡下双黄蛋太多以后产蛋率会受影响,所以养鸡人一般不舍得让鸡多产双黄蛋,通过减料刺激鸡体分泌正常,双黄蛋比例随之下降。
母鸡吃了容易下蛋的东西:羽毛粉、石膏粉、蝇蛆、小杂鱼、青菜等。
1、加喂羽毛粉法。在饲料中加入3%-5%的羽毛粉,可使鸡脂减少,瘦肉增加,产蛋率提高20%左右。
2、喂石膏粉法。每天给鸡喂0.5-3克左右生石膏粉,对正在换羽的鸡群可以加速换羽,提早恢复产蛋;对正在产蛋的鸡群,可以提高产蛋率12%以上。
3、喂蝇蛆法。在饲料中掺10%的蝇蛆,每天分早晚2次饲喂,产蛋率可提高20%左右。
4、喂小杂鱼法。在饲料中加入20%的小杂鱼,可使鸡的产蛋率增加25%左右。
5、喂青菜法。在饲料中加入10%的青菜,可使鸡的产蛋率增加10%左右。
1、剪鸡黄:用剪刀剪掉鸡背部下1/3处的一个凸起的小黄点。
2、提供安静的环境:给鸡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3、补充蛋白质: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帮助母鸡下蛋。
4、控制好鸡舍温度:将鸡舍的温度稳定在15-25℃。
给母鸡吃好的蛋白质饲料。一般粗蛋白质应占饲料总营养的16—18%。可以从鸡生蛋一开始就逐渐增加,到第28-32周龄生蛋最多时更多喂些。如补喂些小鱼、虾、蛆及昆虫等,均能收到效果。
母鸡下蛋所需的主要营养是蛋白质。母鸡在产蛋期的营养消耗比较高,所以饲料的营养要充足,为了提高蛋鸡的产蛋量,鸡饲料应多样化,达到营养全面。
新鲜青绿饲料、蔬菜脚叶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在饲料总量中至少要占30%。包谷、碎米、谷子、小麦等籽实料含淀粉多,多喂会使鸡过肥,反而生蛋减少,须掺喂些细糠、麦麸。注意补充钙和磷等矿物质,适当喂些贝壳粉、石粉、骨粉、消毒后的碎蛋壳及露天放置很久的陈石灰等。
现阶段,环境问题是制约母鸡产蛋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蛋的产量与质量,应加强对外部环境的改善与控制,为母鸡产蛋营造良好的环境。
应注重对温度的调节,保证母鸡产蛋阶段的温度控制在10~ 26℃之间,其中最适合产蛋的温度是14~ 2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蛋的产量与质量;
严格控制好湿度,产蛋期间所要求的湿度为55%~ 70%,最适宜的湿度应控制在62%~ 65%;要控制光照,禁止出现灯泡忽开忽关的现象,为了保证光亮度的一致性与均匀性,应对灯泡进行及时的擦拭。
2、保证母鸡饲养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一是在饲养过程中,应加强对饲料的管理,要保证饲料的干燥性,及时对鸡群的食槽进行清洁与处理,避免母鸡误食变质、过期或残渣的饲料;
二是养殖户应根据专家的建议及经验,合理控制鸡群饲料的喂养量,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母鸡产蛋量下降,通常会下降12%左右,应根据鸡的体重与产蛋量数据,进行饲料量的控制;
三是在饲养过程中,应控制饮水量与水质,为产蛋鸡提供足够的水源,不可出现断水情况,否则1天出现断水,产蛋率会下降三成。 在母鸡产蛋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水资源,需要注意的是雏鸡进行转笼时,要控制好饮水量的供应。
疾病对母鸡产蛋量的影响最大,各类传染类疾病的威胁与病毒的不断传播,将会导致母鸡呈现大规模产蛋量下降的情况。为了有效避免疾病的发生,应及时做好母鸡的疾病防疫工作,对鸡舍的各个部分、死角、器具以及饮水器等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能够有效的防治疫病的发生。
1、母鸡吃玉米、高粱、米糠、稻谷等饲料下蛋最快。
2、母鸡吃玉米、高粱、米糠、稻谷同时提供一些白菜叶、菠菜、萝卜、苹果、钙粉、鱼粉等,母鸡就更容易下蛋。不要只单一地给母鸡喂食,要注意多种营养搭配喂养。鸡的采食量和采食种类变化很大,营养经常不能满足鸡蛋发育的需求,造成产蛋量下降。鸡蛋里面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就需要添加豆饼、菜籽饼等蛋白质饲料才能提高产蛋率。
3、母鸡养到4-7个月就会开始产蛋,产蛋期在2-3年左右,每个蛋的周期在24-30个小时左右。母鸡开始换羽时,会停止产蛋,一般会持续2-4个月,可以喂食石膏粉,加速母鸡换羽,提前恢复产蛋。
4、母鸡在产蛋期间一定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因为母鸡比较胆小,受到惊吓后会导致产蛋量降低或产畸形蛋。所以在日常进行喂料、喂水、打扫卫生、捉鸡、拣蛋等工作时,都一定要放轻动作,避免发生很大的声响,影响母鸡产蛋。
5、养鸡时要注意,饲料管理对鸡的生长是非常重要,鸡舍一定要定期通风换气,处理卫生预防病毒。防病工作是在养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在防病的时候要以预防为主。
关于鸡吃什么才能下大个的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