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不是总发现自家肉鸡最后10天增重缓慢?河南新乡的养殖户老赵去年换了肉鸡后期增重饲料,出栏均重直接多了半斤。这种贴着红色标签的饲料袋里,到底藏着什么增肥秘籍?

咱们先看组数据就懂了。肉鸡35日龄后,每天需要比前期多摄入18%的代谢能。但普通饲料的配方没跟上,导致最后冲刺阶段掉链子。肉鸡后期增重饲料的配方藏着三把杀手锏:
广东某万羽鸡场的实测显示,换用专用料后:

直接上三家饲料的45日龄数据(AA+肉鸡):
| 指标 | 正大后期王 | 海大冲刺料 | 普瑞纳终效 |
|---|---|---|---|
| 末重(kg) | 3.21 | 3.15 | 3.09 |
| 死淘率 | 2.3% | 3.1% | 4.2% |
| 耗料成本(元/只) | 8.7 | 8.4 | 8.9 |
| 胸肌率 | 22.1% | 20.8% | 19.7% |
山东养殖户老周算过账:虽然每吨贵400元,但每只多赚1.2元,万羽鸡场多收1.2万元。
去年走访三十多个鸡场,发现这些坑最要命:

河北邢台的教训:老李在最后一周撤掉维生素,导致猝死率翻倍,每只少赚0.8元。
广西某合作社的绝招值得学:
特别注意温度把控——福建陈师傅发现,鸡舍保持24℃时,比28℃环境日均多增重11克。

这是新手最纠结的问题。咱们算笔账:
看懂了吧?多投入0.4元能多赚3元,这买卖划得来!
在行业摸爬八年,我悟出个理:养殖效益藏在最后十天。就像赛跑选手的冲刺阶段,这时候的营养调配才是真功夫。那些肯在饲料上精打细算的养殖户,屠宰场的结算单从不会让他们失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