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某万羽蛋鸡场去年因石粉添加不当,导致18%鸡蛋出现薄壳、裂纹,直接损失超25万元。蛋鸡添加石粉怎么加的答案,藏在钙代谢规律与饲喂节奏的精准把控里。

105-119日龄是髓质骨发育黄金期,此时添加要像调琴弦般精准:
广西某鸡场实测数据显示,分阶过渡方案使初产蛋合格率提升36%。但需注意:当鸡群体重未达2.8斤时,应推迟加光与加钙时间。

5%产蛋率是重要转折点,此时需实施三级调钙:
| 阶段 | 石粉占比 | 钙日摄入量 |
|---|---|---|
| 开产初期 | 7.5%-8% | 3.8-4.2g |
| 高峰期(25-50周) | 8.5%-9% | 4.5-5.0g |
| 后期(50周后) | 9.5%-10% | 5.2-5.8g |
山东某养殖基地采用此方案后,蛋壳厚度从0.32mm增至0.38mm,破蛋率下降42%。特别注意:每提升0.5%石粉量,需同步增加0.05%植酸酶。
三层混合粒度比单一粒度更高效:

江西某试验表明,混合粒度方案使钙吸收率提升28%,粪便钙残留减少19%。关键参数:粉碎机筛片孔径应控制在3.0-3.5mm。
下午4-6点补钙有奇效:
广东某鸡场调整饲喂时段后,蛋壳强度从32N/cm²提升至38N/cm²。注意细节:补钙前后1小时避免喂食高磷饲料。

看着自动称重系统跳动的投料数据,突然理解老技术员常说的"补钙不是撒石灰,是算代谢"。十五年从业者建议:建立钙磷平衡档案,每周检测粪便pH值(正常6.8-7.2)、蛋壳比重(标准1.08-1.10)。特别是注意观察下午3点的鸡群状态——健康蛋鸡此时应安静休憩,频繁走动可能提示钙吸收异常。记住,石粉添加的本质是时间与粒度的双重艺术,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