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养殖户微信群里看到个急疯的消息:"我刚买的全价鸡饲料包装上写着开袋即用,可老王非让我加骨粉,结果鸡拉稀了!这饲料到底几个意思啊?"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参观正大饲料厂时,技术员老张说的那句:"十个养鸡新手,九个死在饲料理解上。"
说白了,全价鸡饲料就像给鸡定制的营养便当。但这里有个关键点:每包饲料都标着适用阶段——雏鸡料、生长期料、产蛋料根本不能混着用。去年在山东某养殖场就出过事儿:把肉鸡饲料喂给蛋鸡,结果蛋壳薄得像纸,轻轻一碰就碎。
必须记住的3个数字:
你要是把产蛋料喂给20天的小鸡,就像给婴儿喂成人饭——看着都是饭,实际能把鸡吃出佝偻病。有个数据挺吓人:用错阶段饲料的养殖场,死淘率平均高出4.8%。
上个月帮朋友验货,发现同样写着"全价产蛋鸡饲料"的两个牌子:
指标 | A品牌(4.2元/公斤) | B品牌(3.6元/公斤) |
---|---|---|
粗蛋白 | 16.8% | 14.2% |
钙含量 | 3.8% | 2.9% |
代谢能 | 2650大卡 | 2400大卡 |
看着差价挺美是吧?可算笔账就现原形:喂B品牌的鸡每天得多吃12%饲料,每千只鸡日亏37块钱。更坑的是,有些小厂用羽毛粉代替豆粕——这事去年上过央视,检测发现蛋白含量虚标23%。
新手最常犯的错就是直接往地上撒饲料。我在广西见过个狠人,饲料浪费率高达18%,后来换了阶梯式料槽,三个月省出辆电动车钱。
正确操作姿势:
突然想起来,有个养殖户往饲料里拌大蒜预防疾病,结果适口性太差鸡都不吃。其实正规全价料已经添加了益生菌,乱加东西反而破坏营养平衡。
在河南饲料市场蹲点半个月,跟老采购学的绝活:
上个月有个养殖场买到了掺石粉的假饲料,就是靠沉水测试发现的。更绝的是,正规厂家包装袋的封口线是超声波热合的,手一搓就开的绝对是山寨货。
这个问题我被问了不下百遍。这么说吧,就像方便面包装上印着大块牛肉——理论上是全营养,但实际还得看具体需求。比如在东北零下20℃的冬天,鸡需要更多能量,这时候得在饲料里额外加0.5%植物油。
但千万别自己乱配比!去年有养殖户往饲料里加鱼肝油补钙,结果维生素A中毒,鸡群集体脱毛。其实正规厂家都有季节配方调整服务,打个电话就能拿到定制方案。
最近在温氏集团的养殖基地看到组数据:规范使用全价料的鸡场,药费成本直降67%。这让我想起饲料厂老张的话:"会喂饲料的养鸡是印钞,不会喂的就是烧钱。"下次见到有人往全价料里瞎加东西,直接把这篇甩给他看准没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