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跑养殖场发现个怪现象:十个饲料车间九个堆着黄澄澄的膨化大豆。老张头叼着烟跟我说:"这玩意儿比豆粕贵一千多,用着真能回本?"这话把我问住了,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算笔明白账。
价格差摆在明面,实际效益怎么算
先说个真实案例:李庄养殖场去年12月做对比试验,两栋鸡舍各养1.5万羽
看着每斤省3毛?别急!这里藏着三个关键点:
直接上对比表更直观:
指标 | 膨化大豆组 | 传统豆粕组 |
---|---|---|
出栏体重 | 2.8kg | 2.65kg |
料肉比 | 1.58 | 1.67 |
每羽净利润 | 4.2元 | 3.1元 |
重点来了:膨化大豆用量超过18%效益反而下降!最佳经济区间在12-15%
新手必踩的三大坑
去年王集养殖场血亏8万的教训总结:
有个反直觉的现象:用膨化大豆的鸡粪更臭!解决办法简单到哭——饲料里加0.5%沸石粉,除臭还能提高3%饲料利用率
自问自答解决核心疑问
Q:夏季能用膨化大豆吗?
A:能用!但要缩短储存期到45天,库房温度别超28℃
Q:会改变饲料配方结构吗?
A:必须调整!每增加1%膨化大豆,要减少0.3%玉米用量
Q:怎么看效果好不好?
A:两个土办法:①摸鸡胸肉厚度 ②看羽毛光泽度
Q:突发拉稀怎么处理?
A:立即减少3%用量,饲料里拌入2%蒙脱石
个人观点:现在豆粕站上4000元/吨关口,改用膨化大豆确实是个出路。但记住三不原则——不贪便宜、不等量替换、不超量使用。某饲料厂内部数据透露:用对膨化大豆的养殖场,今年平均每只鸡多赚0.8元,这账您自己算算划不划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