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冬,总有养殖户抱怨:"鸡吃得更多了,产蛋反而少了!"这就像人冬天穿羽绒服还冷得哆嗦——问题出在饲料能量没跟上!研究表明,温度每降1℃,蛋鸡采食量增加1.5%,但光吃得多没用,得吃对东西。
黄金方案:玉米占比从常规60%提升至64%,配合1%植物油。记住!发霉玉米千万别用,去年老张贪便宜买霉变玉米,产蛋量直接腰斩,亏得比饲料钱还多。
温度区间 | 玉米占比 | 能量补充方式 |
---|---|---|
0-10℃ | 64% | +1%植物油 |
-5-0℃ | 66% | 夜间加喂粒料 |
低于-5℃ | 68% | 配合地暖使用 |
"豆粕加得多总没错吧?"大错特错!冬季蛋白质反而要降0.4-0.6个百分点。比如原来16%的蛋白,调到15.4%更划算。但要注意质量:发白的豆粕尿素酶超标会拉稀,发红的营养全废了。
省钱妙招:用棉籽粕替代8%豆粕,记得补0.1%赖氨酸。不过新手别自己乱搞,先拿50只鸡做试验最稳妥。去年李婶没试验直接改配方,鸡群产软壳蛋,光药费就多花2000块!
"为啥鸡蛋总破壳?"八成是钙磷没调好。3.2%钙+0.6%磷才是黄金比例,就像盖房子需要水泥和沙子的精准配比。
王大爷去年猛加石粉到5%,鸡群集体痛风,光药费就多花2000块!记住:钙磷失衡就像水泥掺多了沙子——房子要塌的!
冬季三大金刚不能少:
冷知识:用正规预混料的养殖场,冬季产蛋率波动比自配料少15%!所以千万别买散装维生素,氧化失效了都不知道,这钱省不得!
夜宵不能停!晚上8点加喂碎玉米粒,抗寒能力直接翻倍。还有个秘诀:水里撒点盐,鸡能多喝20%的水,既御寒又促进消化。
替代方案防涨价:去年玉米涨价,我用发酵木薯渣替代15%,饲料成本直降5毛/斤!不过新手要记住:替代原料必须做霉变检测,这事马虎不得!
养了十年鸡,发现新手最爱犯三个错:
建议每次调整先拿50只鸡试两周,观察粪便和蛋壳厚度。饲料配比就像炒菜火候——多试几次就摸到门道了!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关键要会看鸡调料。鸡冠发白赶紧补维E,蛋壳变薄马上查钙磷,这才是稳产高产的终极秘诀!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