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每天按时喂鸡,鸡蛋却越下越少,蛋黄颜色也淡得像掺了水。昨天老王还跟我抱怨,说他家散养的土鸡最近产的蛋壳薄得能透光,一碰就碎。其实啊,这里头的问题八成出在饲料上——咱们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放养鸡当肉鸡来喂!
你知道吗?现在很多新手都在搜"放养鸡饲料配方注意事项",特别是那些刚在院子里搭了鸡窝的朋友。大家总以为撒把玉米粒、扔点剩饭就能养好鸡,结果养出来的鸡要么不下蛋,要么下的蛋跟超市卖的没啥区别。我当初也是这样,直到亲眼见过张婶家的鸡群——好家伙,那蛋黄橙得跟咸鸭蛋似的,蛋壳厚得能硌牙!
先说个血泪教训。去年我用肉鸡饲料喂放养鸡,结果一个月下来鸡肥得走不动道,产蛋量反而减半。放养鸡的饲料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能量不能太高、蛋白要够细腻、还得有天然着色剂。这里头学问大着呢,咱们慢慢唠。
先说能量控制。散养鸡整天溜达找虫吃,运动量是笼养鸡的三倍不止。你要是按肉鸡标准给高能量饲料,保准给你喂出脂肪肝。我常用的基础配方是:
说到这"秘密武器",其实就是些边角料。南瓜切丁晒干、胡萝卜缨子、甚至中药渣子都行。这些东西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让蛋黄颜色自然加深。上个月我把吃剩的西瓜皮晒干打粉掺进去,你猜怎么着?蛋黄颜色直接从6级跳到了9级!
现在说说要命的误区。第一坑:迷信蛋白质含量。有个老乡非要把豆粕加到30%,结果鸡拉稀拉到脱肛。其实散养鸡自己会抓虫吃,饲料蛋白18%足够。第二坑:乱加添加剂。见过有人往饲料里倒食用油,说是能增肥,结果鸡都得了脂肪肝。第三坑:不懂季节调整。冬天要多给2%的玉米抗寒,夏天得加0.5%的小苏打防中暑。
前两天还有个粉丝问我:"为啥我家鸡吃得多下蛋少?"我让他拍张饲料照片过来——好嘛,整袋的肉鸡育肥料!这就像给长跑运动员吃相扑火锅,能不下蛋少才怪。
"那到底要不要喂剩饭?"这是我被问最多的问题。这么说吧:剩饭可以喂,但要当配菜。比如中午的米饭,掺到饲料里不能超过10%。而且要特别注意不能有变质食物,特别是酸败的油脂——鸡吃了轻则拉肚子,重则直接蹬腿。
还有个头疼的问题:"买不到豆粕怎么办?"别慌,可以用花生粕替代,不过要减量到15%。要是连花生粕都没有,试试把黄豆炒熟碾碎,不过这样蛋白利用率会打七折。实在没招了,每天给鸡喂二两煮熟的蚕豆也能顶事。
小编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养鸡这事儿吧,别老盯着配方比例死磕。多观察鸡群状态,粪便太稀就减豆粕,羽毛没光泽就加鱼粉。记住,好饲料是调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哪天看见鸡抢食时把食槽撞得哐哐响,蛋黄能立在桌面上不倒,这配方就成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