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鸡饲料添加赖氨酸的作用的问题,以及和肉鸡饲料中的赖氨酸主要起什么作用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赖氨酸为碱性必需氨基酸。由于谷物食品中的赖氨酸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赖氨酸可以调节人体代谢平衡。赖氨酸为合成肉碱提供结构组分,而肉碱会促使细胞中脂肪酸的合成。往食物中添加少量的赖氨酸,可以刺激胃蛋白酶与胃酸的分泌,提高胃液分泌功效,起到增进食欲、促进幼儿生长与发育的作用。赖氨酸还能提高钙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积累,加速骨骼生长。如缺乏赖氨酸,会造成胃液分泌不足而出现厌食、营养性贫血,致使中枢神经受阻、发育不良。
赖氨酸在医药上还可作为利尿剂的辅助药物,治疗因血中氯化物减少而引起的铅中毒现象,还可与酸性药物(如水杨酸等)生成盐来减轻不良反应,与蛋氨酸合用则可抑制重症高血压病。
赖氨酸是帮助其它营养物质被人体充分吸收和利用的关键物质,人体只有补充了足够的L-赖氨酸才能提高食物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达到均衡营养,促进生长发育。其作用有:
1、提高智力、促进生长、增强体质。
2、增进食欲、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4、帮助产生抗体、激素和酶,提高免疫力、增加血色素。
5、帮助钙的吸收,治疗防止骨质疏松症
6、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
通过氨基酸营养降低肉鸡饲料成本
肉鸡饲料成本中有很大比例是用来满足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对一个养鸡公司来说,饲料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水平是一个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这一部分包括5个关于蛋白质/氨基酸需要量的试验(最后一个试验虽然不是关于蛋白质/氨基酸的,因其与降低饲料成本有关,也包括在此)。
2.1添加合成氨基酸可降低玉米-豆粕型肉鸡日粮中粗蛋白质的水平
20世纪50年代蛋氨酸开始使用,紧跟着是赖氨酸,最近是苏氨酸和色氨酸,合成氨基酸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导致家禽饲料中的粗蛋白质水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各种迹象表明,将来会生产出更多的饲料级合成氨基酸,从而进一步降低饲料的粗蛋白质水平和氮的排泄量。本试验目的是研究在不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可降低日粮粗蛋白质的程度。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含有107.5%NRC(1994)氨基酸推荐量。按顺序这些氨基酸分别是:Met、Thr、Lys、Val、Ile、Arg、Phe和 Trp,从而产生8个处理组,粗蛋白质水平的范围是从16.61%到22.48%。另外3个处理组是在Arg、Phe和Trp处理日粮的基础上添加硫酸钾来维持日粮的电解质平衡(Na+K-Cl)为250meq/kg。每个处理有12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期是21d。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均足够,当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到20%以下时,肉鸡体重降低,饲料转化效率恶化。当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时,冻干胴体的粗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增加。在低蛋白质日粮中维持电解质平衡对各项指标均无改善。
2.2 0~21日龄肉仔鸡总赖氨酸和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的评估
有关肉鸡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很少,需要量推荐值的范围也很大,而且养鸡业的换料期又常常与需要量推荐时期不符。本试验目的是研究0~21日龄肉仔鸡总赖氨酸和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并考察饲喂雏鸡料时期的不同对赖氨酸需要量的影响。玉米-豆粕型和玉米-蛋白粉型日粮中有11个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从0.70%~1.20%,相邻水平单位增加值是0.05%(总赖氨酸的水平是从0.80%~1.30%,单位增值是0.05%)。另外试验中有一正对照组,由玉米、豆粕和动物蛋白粉组成并含有足够的各种必需氨基酸。每一处理有12个重复,每一重复6只鸡。达到最佳饲料转化效率的总赖氨酸和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要高于达到最大体重的需要量。在7、14、21日龄达到最大体重的总赖氨酸(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是1.09(0.99)%、1.08(0.98)%和1.03(0.93)%。达到0~7、0~14、0~21日龄最佳饲料转化效率的总赖氨酸(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19(1.09)%、1.13(1.03)%和1.09(0.99)%。0~21日龄肉鸡总赖氨酸和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估计值与NRC和Rhone-Poulenc的推荐量相近。所以,雏鸡料饲喂期不同对赖氨酸的需要量有影响。
2.3轻度热应激的条件下3~6周龄肉鸡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在玉米豆粕型肉鸡日粮中,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是第一、二、和第三限制氨基酸。有试验表明环境温度会影响肉鸡氨基酸的需要量。在环境温度较高时肉鸡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很少,而有关热应激下肉鸡蛋白质/氨基酸营养的试验结果很不一致。我们做了两个重复试验来评估在轻度热应激条件下(26.7°C),肉鸡对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的需要量。试验采用4×3×2因子设计,共有24个处理。4个赖氨酸水平为1.03%、1.08%、1.12%和1.16%,3个蛋氨酸水平为0.38%、0.44%和0.50%,两个苏氨酸水平是0.78和0.87%。每一处理有4个重复,每一重复6只鸡,试验期是从21~42日龄。在轻度热应激的条件下,3~6周龄肉鸡达到最佳增重、饲料转化效率、胸肌率的蛋氨酸需要量是0.44%。赖氨酸的水平在1.03%~1.16%之间对3~6周龄肉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并无影响,达到最大胸肌率、最低腹脂含量则需要稍高一些的赖氨酸:1.12%。本试验苏氨酸的水平:0.78%和0.87%对各项生长和屠宰指标均无影响。
2.4肉鸡日粮赖氨酸和蛋氨酸互作关系的研究
我们做了3个设计相似的饲养试验来研究超出NRC需要量的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肉鸡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在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水平超出NRC最低需要量时,它们之间是否有互作关系。每一试验包括3个赖氨酸水平——NRC、+0.15%、+0.30%和5个蛋氨酸水平——NRC、+0.05%、+0.10%、+0.15%、+0.20%,共有12个处理。在试验1中有2个重复,试验2和3中有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试验期是0~63日龄。高于NRC推荐量的赖氨酸水平只在21日龄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在63日龄提高了胸肌率;高于NRC推荐量的蛋氨酸水平在42~56日龄改善了饲料转化效率,在任何日龄对胸肌率均无显著影响;对饲养到56日龄的肉鸡,NRC的赖氨酸和蛋氨酸推荐量能够达到最大胸肌率。当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水平等于或超过NRC推荐量时,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这意味着按理想蛋白模式配置日粮时,如赖氨酸水平高于最低需要量,不需要按比例增加蛋氨酸的水平。
2.5大鸡料氨基酸水平以及饲喂期长短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成分的影响
42~49日龄,商品肉鸡的增重占全期的20%,采食量占全期的25%,降低此阶段的饲料成本可以提高利润。我们做了2个重复试验来探究当肉鸡前期氨基酸的添加量足够时,42~49、44~49、46~49日龄停药期料中氨基酸水平可以降低的相对程度。试验肉鸡在42日龄之前饲喂配合日粮。42日龄换料时,一组鸡分喂5种不同的处理:含70%、80%、90%、100%或 110%氨基酸推荐水平(Thomas等,1986)。在44日龄时,另一批原来喂100%氨基酸推荐量的鸡接受3个处理:70%、80%、90%的氨基酸推荐水平。在46日龄时,最后一批原来喂100%氨基酸推荐量的鸡接受3个处理:70%、80%、90%的氨基酸推荐水平。这样共有11个处理,每一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公鸡、25只母鸡。试验表明在屠宰前3~5d,一定程度降低日粮中氨基酸的水平不会影响肉鸡的增重。当停药期延至7d时,日粮中氨基酸水平低于Thomas等推荐量(1986)的90%时,增重会有所下降。肉鸡饲料转化效率对氨基酸水平降低更敏感——换料5d就会受到影响。氨基酸水平降低时,屠宰率可能会有所降低、腹脂含量可能会有所增加。
2.6撤除大鸡料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成分的影响
我们做了一系列饲养试验来研究28~49日龄间,不同时期地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成分的影响。最先两个重复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在肉鸡42~49日龄饲料中撤除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添加剂对肉鸡生长和屠宰指标的影响。试验共有3个处理:在肉鸡42~49日饲料中添加全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撤除维生素添加剂;或撤除微量元素添加剂。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公鸡,20只母鸡。体重、饲料转化效率、屠宰率及腹脂含量在3个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别。接下来的2个重复饲养试验目的是研究42~49日龄日粮中同时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每个试验有两个处理:在42~49日饲料中添加全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公鸡,20只母鸡。同样体重、饲料转化效率、屠宰率、腹脂含量在两处理之间没有差异。最后2个重复试验的目的是研究28~49日龄中,不同时期地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共有4个处理:正对照组在28~42日龄之间饲喂全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在28~49日龄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35~42日龄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42~49日龄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个处理组有6个处理,每个重复有30只鸡。在各处理之间体重、饲料转化效率、死亡率、屠宰率、腹脂含量、胫骨软骨发育不全发病率和腿病都无差别。本试验表明肉鸡在28日龄前喂配合饲料,之后不同时期的撤除维生素、微量元素、或两者对增重、饲料转化效率、死亡率、腿病发生率和屠宰指标没有任何影响。在停药期料或大鸡料中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在不影响生产性能的情况下降低饲料成本,如果此阶段延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系数。
依赖进口蛋氨酸的历史,已经伴随了中国整个蛋鸡养殖业的发展。它的独特营养价值决定了它的不可缺失性。那么,这种进口宝贝到底能够对家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这里,我们简单谈谈它的重要性。
蛋氨酸是鸡饲料中必需氨基酸,对于产蛋鸡而言,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氨基酸,它的量不足,其他的氨基酸再多也无法利用,它的限制性特性居产蛋鸡的首位。蛋氨酸可以作为蛋白质饲料的营养强化剂,机体再利用其他氨基酸时,受到它的制约, 蛋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被称为家禽的三大限制性氨基酸。饲料中缺乏蛋氨酸,可造成蛋鸡生长发育迟缓、生长停滞、体重下降,对饲料的消化和利用率降低。
蛋氨酸对鸡的免疫力的影响在于使鸡产生抗体的水平大大的提高,可以显著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抗体滴度、和免疫球蛋的数量。缺乏蛋氨酸,会导致鸡群整体抗体水平低下,从而诱发病毒。
蛋氨酸也影响鸡的蛋重,饲料中适量的蛋氨酸会维持蛋重,保持良好的蛋形。
我们分析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的蛋鸡日粮。豆粕中含有少量的蛋氨酸,熟化的大豆,如加热过度,则使蛋白变性,蛋氨酸受到破坏;如果加热不足,则大豆中的抗胰蛋白酶活性增强,降低蛋氨酸的利用率(正常的豆粕颜色为浅黄色,如果过于浅,则熟化不足,相反过于深,则加热过度)。平时购买豆粕等蛋白类饲料时,要注意豆粕的颜色外观。棉粕中的蛋氨酸因为棉酚的存在,大大降低蛋氨酸的吸收率。这也就是为什么使用大量棉粕类饲料需要要额外补充、添加蛋氨酸的原因。
由于蛋氨酸在蛋鸡上的独特作用,优质预混料如山东兴基饲料公司出产的(添加蛋氨酸3-3.4%)等都添加了足够的蛋氨酸,蛋氨酸量足,饲料内其他氨基酸能够充分吸收利用,这样的饲料,鸡的产蛋性能好、料蛋比低,饲养管理良好的良种蛋鸡,产蛋高峰可持续8-11个月。而有的厂家为了价格竞争,添加蛋氨酸不足2%,甚至干脆不添加蛋氨酸。一般不标注蛋氨酸的添加量的,饲料添加量不会超过2%,一个蛋氨酸2%的产品,与我们3%蛋氨酸的LC65A加强型相比,仅蛋氨酸一项相差400元/吨。蛋氨酸的价格受国际市场冲击很大,最终凸显的问题是,蛋氨酸价格直接左右了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因为不法厂家在蛋氨酸便宜时多加些,价格贵时,减少添加量,使的原料价格越贵,饲料质量越差,鸡越难养,把风险悄悄的转嫁到养殖户身上。由于国家对于预混料氨基酸的添加没有明确的要求,在国家农业部备案的任何一家预混料品种,如果不标注蛋氨酸的含量,是可以有,或可以没有的;而标注蛋氨酸含量的预混料品种,添加量必须与标示量一致,否则就为产品不合格产品。
在一般情况下,海兰褐鸡需要蛋氨酸430-480mg/天,灰鸡蛋氨酸410-460mg/天,白鸡蛋氨酸350-412mg/天,所以提请广大养殖户要根据鸡的实际采食量,确定饲料应该达到的蛋氨酸百分比,不足部分注意补充。这样才能提高养殖业的经济价值,降低养殖业的风险。
1、苏氨酸作为饲料用氨基酸,广泛用于添加仔猪饲料、种猪饲料、肉鸡饲料、对虾饲料和鳗鱼饲料等。具有下列特点:
2、——可调整饲料中氨基酸平衡,促进生长;
3、——可改善氨基酸消化率低的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
4、——可生产低蛋白的饲料,有助于节约蛋白质资源;
5、——可降低畜禽粪便和尿液中的含氮量,畜禽舍中氨气浓度及释放速度。
6、赖氨酸具有满足动物需要、促进动物生长、改善氨基酸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蛋白质资源的作用。可提高植物蛋白质及其饲料的营养价值,有利于开发蛋白质饲料资源。如在饼粕类饲料中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可以替代鱼粉,从而降低了饲料成本,并可改善肉的品质,例如添加赖氨酸能改善屠体质量,提高瘦肉率。
鸡吃多了赖氨酸可能会有以下影响:
1.影响蛋白质的利用率:过量赖氨酸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的利用率,导致蛋白质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2.影响鸡体健康:过量赖氨酸可能会影响鸡体内酸碱平衡,导致血液酸化,影响鸡体健康。
3.影响鸡体免疫力:过量赖氨酸可能会影响鸡体内的免疫系统,导致鸡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病。
4.影响蛋的产量和质量:过量赖氨酸可能会影响蛋的产量和质量,导致蛋的数量减少,蛋质的质量下降。
需要控制鸡的赖氨酸摄入量,以确保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在本文中我们对"鸡饲料添加赖氨酸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启发。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该主题的问题,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