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鸡常见问题里,十个有八个栽在饲料上。你肯定见过这样的场景:邻居老王家的鸡舍整天热热闹闹,三个月就拉走一车肥鸡;自家鸡崽子吃着同样的玉米粒,却像被点了"慢放键",四个月了还瘦得像麻杆。别急着怪鸡苗,今天咱们掀开饲料的老底,看看这玩意儿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你知道吗?鸡的胃可比人娇气多了。上个月河北李大姐跟我吐槽,她家鸡吃了自配饲料后集体"绝食",最后发现是豆饼没炒熟——鸡的味蕾能尝出豆腥味!饲料配比就像给婴儿调奶粉,差一克都可能出事。咱们先掰扯清楚这三个数字:
举个实在例子,山东张叔去年用错饲料比例,3000只鸡里有500只得了腿病,直接亏了两万块。这可是血淋淋的教训!
说到饲料阶段调整,新手最容易犯"一勺烩"的错误。养鸡就像养孩子,总不能给初中生喂婴儿米粉吧?这里有个简单的时间表:
浙江陈哥去年试了这法子,鸡群提前5天出栏不说,每只还多赚了3块钱。你算算,五千只鸡就是一万五啊!
饲料添加剂这事儿,水可比你想象得深。去年市面上流行过一阵"神奇多维素",结果养殖户老刘加多了量,鸡粪绿得跟菠菜汁似的。记住这三要三不要:
要加 | 不要加 |
---|---|
益生菌(助消化) | 抗生素(现在严查) |
维生素D3(强骨骼) | 色素(纯属智商税) |
酶制剂(提吸收) | 激素(违法又伤鸡) |
广西有个养殖场去年偷偷用激素,被查后全场扑杀,老板现在还在吃官司呢。咱们可别走这歪路!
关于自配料和成品料的争论,我站中间派。新手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要么全用高价成品料,成本高得肉疼;要么胡乱自配,最后鸡都不肯吃。记住这个黄金比例:
山西赵姐用这个方子三年了,料肉比稳定在1.6左右。她说秘诀在于每批玉米都要测含水量,湿度超13%就得晒干再用,不然容易发霉。
个人观点时间。干了八年养殖指导,我发现个怪现象:老手都在研究鸡粪,新手光盯着体重秤。这话怎么说呢?鸡粪要是松散带泡沫,说明饲料没消化;要是成型带酸味,恭喜你配方对了!下次进鸡舍别光看鸡,弯腰抓把粪便搓搓,比啥检测报告都靠谱。记住,饲料好不好,鸡屁屁最知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