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鸡群突然疯狂吃料却不见长肉?
很多新手养殖户发现鸡群突然食量暴增时,第一反应是“鸡胃口好”,殊不知这背后可能暗藏危机。数据显示,超60%的过料问题由霉菌毒素或寄生虫引起,而采食量异常升高的鸡群,往往伴随每只鸡日均饲料浪费达5%-8%。今天我们从实际案例出发,为你揭开鸡群暴饮暴食的真相。
当鸡舍温度突然下降时,鸡群会通过增加采食量来补充御寒能量。例如秋季降温后,鸡群采食量可能激增10%-15%。但若温度持续低于13℃,鸡的消化系统会因低温受损,出现“吃得越多、粪便越稀”的恶性循环。
解决方案:
新玉米水分超标是秋季高发问题。含水量18%以上的玉米会降低饲料能量浓度,鸡群需多吃20%-30%饲料才能满足需求。更危险的是,霉变饲料中的黄曲霉素会导致鸡肠道黏膜脱落,出现“吃得多但吸收差”的现象。
自检方法:
球虫、绦虫等寄生虫会破坏鸡的肠道结构。感染初期鸡群表现为采食量增加10%但体重下降,粪便中可见红色血丝或未消化饲料。这类问题在地面平养鸡舍中发生率高达47%。
防治要点:
腺肌胃炎、坏死性肠炎等疾病会显著降低饲料转化率。患病鸡群虽然拼命吃料,但40%-50%的营养会随未消化饲料排出。特征表现为:
饲料突然更换、药物过量投喂等应激因素,会导致鸡群出现3-5天的暴食期。特别是使用苦味药物后,鸡会通过大量采食来缓解口腔不适。
避坑指南:
养殖老手的忠告:
当鸡群连续3天采食量超过标准值10%时,必须立即排查上述因素。实测数据显示,及时处理可减少30%饲料浪费,育肥期缩短5-7天。记住:会吃的鸡不一定是好鸡,吃得科学才是王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