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畜禽饲料 鸡饲料 >
玉米在蛋鸡饲料中的作用 甜玉米喂蛋鸡和普通玉米区别

作者:养殖实战 时间:2025-08-09 阅读:161

大家好,玉米在蛋鸡饲料中的作用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鸡常用的饲料有哪些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玉米在蛋鸡饲料中的作用和鸡常用的饲料有哪些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甜玉米喂蛋鸡和普通玉米区别

1、普通玉米、甜玉米、粘玉米都可以鲜食,但甜度以甜玉米最高,粘玉米糯性较强。普通玉米多做饲料和粮食,甜玉米多做蔬菜用,只能鲜食,粘玉米多做鲜食和加工罐头,也可以做粮食。每种玉米都有具不同的营养成份,不能用吃哪种好来区别的。就如肉要吃,青菜也要吃的道理一样。

2、甜玉米(黄色或红色、花色的)含一定的色素,不过应该不会附在皮肤上的(也难说,普通黄玉米用来喂鸡鸭等,其皮肤会变黄的,不过我们食用甜玉米较少,应该不会使皮肤变色的)。

以玉米为主的蛋鸡饲料怎么配

玉米作为最主要的能量饲料,在动物的饲料配方中都是占最大比例的。

1、玉米62%,麦麸3.2%,豆粕31%,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添加剂1%。

玉米在蛋鸡饲料中的作用 甜玉米喂蛋鸡和普通玉米区别
(来源网络,侵删)

2、玉米61.7%,麦麸4.5%,豆粕24%,鱼粉2%,菜粕4%,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添加剂1%。

3、玉米62.7%,麦麸4%,豆粕25%,鱼粉1.5%,菜粕3%,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添加剂1%。

1、玉米61.4%,麦麸14%,豆粕21%,磷酸氢钙1.2%,石粉1.1%,食盐0.3%,添加剂1%。

2、玉米60.4%,麦麸14%,豆粕17%,鱼粉1%,菜粕4%,磷酸氢钙1.2%,石粉1.1%,食盐0.3%,添加剂1%。 3、玉米61.9%,麦麸12%,豆粕15.5%,鱼粉1%,菜粕4%,棉粕2%,磷酸氢钙1.2%,石粉1.1%,食盐0.3%,添加剂1%。

1、玉米58.4%,麦麸3%,豆粕28%,磷酸氢钙1.3%,石粉8%,食盐0.3%,添加剂1%。

2、玉米57.9%,麦麸4%,豆粕21.5%,鱼粉2%,菜粕4%,磷酸氢钙1.3%,石粉8%,食盐0.3%,添加剂1%。

3、玉米57.4%,麦麸3%,豆粕20%,鱼粉2%,菜粕4%,棉粕3%,磷酸氢钙1.3%,石粉8%,食盐0.3%,添加剂1%。

产蛋鸡料中能否用玉米胚芽粕完全替代麸皮的用量

1、产蛋鸡料中能用玉米胚芽粕完全替代麸皮的用量,如用植酸酶要注意总磷的含量。植酸酶长期使用对产蛋有一定的影响。胚芽粕大的营养指标要比夫皮好,且价格要比夫皮便宜。

2、需要注意的是普遍见到的胚芽粕容重都很小,并且添加量大的时候会导致蛋鸡采食量下降,控制用量在6%以内比较好。

3、根据二者的价格区别、营养指标各自优势、应用植酸酶等,综合配方调整技巧,是完全可以将麸皮去掉,而使用玉米胚芽破,是营养指标不变或更好,而成本下降。

鸡常用的饲料有哪些

玉米。玉米是能量饲料,代谢能含量为12.9-14.5兆焦/千克。玉米的营养物质消化率高达90%以上。玉米的蛋白质含量仅为8%-8.7%左右,且蛋白质品质差,尤其缺乏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在配制全价饲料时,与大豆饼及鱼粉搭配容易达到氨基酸的平衡。如果不用鱼粉,则必须添加蛋氨酸,在肉鸡饲料中,还要添加赖氨酸。玉米中亚油酸含量高达2%。钙磷含量少,且比例不平衡,磷的利用率低。黄玉米含较多的叶黄素,是鸡的卵黄、皮肤的色素主要来源。2、小麦。小麦的加工副产品,如次粉、碎麦、麦麸作鸡饲料。小麦的代谢比玉米低,但蛋白含量高,达到12%以上。3、小麦麸。由于加工的工艺不同,所以质量也不同。麦麸粗纤维含量高,代谢能低,蛋白质含量14%-16%,赖氨酸含量高,但蛋氨酸含量低。含钙少,含磷较多,含B族维生素多,但缺少B12。在肉仔鸡的高能饲料中,加少量小麦麸有保健作用。4、米糠。粗脂肪含量高但易氧化酸败,故不能长期存放。米糠蛋氨酸含量高与豆饼配伍较好。米糠适口性差,鸡饲料添加量应少于12%,雏鸡在8%以下。5、油脂。油脂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油脂的特点是能量高达32~37%兆焦/千克。肉鸡饲料中添加量为1~5%。在炎热或寒冷的季节,产蛋鸡饲料中常加一些油脂以提高代谢能。6、大豆。大豆的蛋白质高达37%,粗脂肪高达16%,代谢能为14.06%兆焦/千克。能量相当于玉米,而粗蛋白的含量则是玉米的4.3倍,赖氨酸高达2.3%,是玉米的8.5倍。黑豆的营养成分约为大豆(黄豆)的95%左右。大豆和黑豆中含有毒素,需要加热后才能使用。豌豆、蚕豆不含毒素,不需要加热,可以安全饲喂。7、大豆饼、粕。压榨脱油后成饼状的叫油饼,浸提脱油后的产品叫油脂。代谢能10.46%兆焦/千克以上。含蛋白质40~47%之间。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也相当好。赖氨酸的含量是棉仁饼、菜籽饼、花生饼的2倍,氨基酸含量上的缺点是蛋氨酸含量不足。大豆饼、粕含硒量低,大豆饼,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细胞凝集素、皂角缄尿素酶几种毒素。需要适当的加热破坏,如果加热不足,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生大豆和未经加热的大豆饼、粕不能直接喂鸡。8、菜籽饼,粕。含能量低,适口性差,不宜作为鸡的唯一蛋白质饲料。含蛋白质36%左右,蛋氨酸含量较高,达到0.6%左右,赖氨酸含量低。菜籽饼含的磷利用率高,含硒高。9、胡麻饼。代谢能仅为7兆焦/千克,蛋白质含量36%,赖氨酸,蛋氨酸含量不足。含有黏着物质,使雏鸡采食困难,不宜喂雏鸡。母鸡饲料中不超过5%,过高会引起脱毛、产蛋量下降。10、鱼粉。在我国当前加工条件下,所产的全鱼粉蛋白质含量在50%~55%,代谢能10.25兆焦/千克。进口优质鱼粉蛋白质含量可高达60%~70%。鱼粉中氨基酸的组成较好,它的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都很高,而赖氨酸的含量却很少。这正与大多数饲料的氨基酸组成相反,所以使用鱼粉配制饲料时,很容易在蛋白质水平满足要求时,氨基酸组成也容易平衡。鱼粉的钙,磷含量较高。所有的磷都是可利用的磷。鱼粉含有维生素B12。其它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鱼粉的锌、硒含量也较高。鱼粉是最好的蛋白质饲料。11、矿物质常量元素饲料中,钙源饲料有碳酸钙,石灰石粉,贝壳粉,蛋壳粉等。常用的磷源饲料有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氯化钠,提供这两种元素的是食盐,鸡对饲料中的食盐含量比较敏感,在有鱼粉的饲料中要注意加盐量。在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剂时要考虑它所含的杂质和水分,以及各种元素的可利用性,即鸡对元素的消化吸收利用程度。一般讲,硫酸盐的可利用性大于其它盐类。12、维生素。维生素饲料容易受光、热、潮湿等因素影响。注意在干燥,避光,低湿条件下贮存。13、添加剂。添加剂是指为某种特殊目的而加入到配合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质。饲料添加剂包括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的添加剂。营养性的添加剂包括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非营养性添加剂可以分为抑菌促长剂,驱虫保健剂,防雾防腐剂,抗氧化剂,酶制剂,着色剂,调味剂,诱食剂等。

蛋鸡饲料掺了坏玉米有影响吗

玉米一直是我国农业市场的主导力量,它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在世界上位列前茅。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玉米种植病变和其他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尤其是玉米的霉变对畜禽养殖的危害,大大降低的动物的生长性能。玉米霉变后会被霉菌代谢产物——霉菌毒素污染,而霉菌毒素化学及物理稳定性强,简单处理加工及烹饪很难消除霉菌毒素对畜禽和人类的危害。人畜长期食用低剂量的霉变玉米,霉菌毒素会在体内沉积,特别是对畜禽而言,霉菌毒素会在畜禽肌肉组织内富集,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本文通过对玉米发霉主要因素的分析,并研究总结其对畜禽养殖的影响,从而指导饲料加工、动物养殖过程中玉米的合理使用。

干燥玉米含水率一般在14%以下,新玉米在华北地区一般为15%-20%,在东北和内蒙地区一般为20%-30%。高水分会破坏日粮中维生素等活性成分、降低日粮中代谢能水平和粗蛋白水平、打破日粮中各营养素间的平衡关系、激发霉菌繁殖、造成霉菌毒素污染。

1.1.1玉米胚大。玉米胚部几乎占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重量的10%-12%,其呼吸强度大,吸湿性强,带菌量大,容易酸败。玉米胚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易感染大量的微生物,整粒含有77%-89%的脂肪,在高温高湿情况下,脂肪容易产生酸败,致使胚变色变味,不仅影响适口性,而且丧失发芽能力。

1.1.2原始水分大。一般新收获玉米的水分在20%-35%,降雨使玉米难以充分干燥,自然也就增大了玉米的生理活性,使储藏稳定性大大降低,极易导致霉变。

1.1.3易感染虫害。因玉米胚部富含营养,并有甜味,可溶性糖含量较大,所以很易感染虫害,不完全颗粒增加,这又加快了玉米发霉变质的程度。

1.1.4存储不善。玉米收货以后,通常放在农家小院露天晾晒,不会过多的关注阴雨天气和气候影响,进仓时间的选择和销售环节把关也不严格,造成霉菌的持续生长。

1.1.5运输过程中污染。玉米属于大宗商品原料,我国幅员辽阔,玉米运输以船运为主,尤其是南方地区,运输过程中管理不严,装卸随意,加剧了玉米的霉变。

1.1.6化学药剂的污染。近年来,为减少玉米的发霉情况发生,在收储过程中会添加许多化学药剂进行防霉、防虫。但是由于管理不善,混合不均匀,仓库消毒不彻底,陈化粮和新粮混合储存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持续污染。

霉菌生长需要适合的温度、湿度、氧气及能源。当湿度大于85%,温度高于25℃时,霉菌就会大量迅速生长,并产生毒素。霉变玉米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赤霉烯酮、伏马霉素、呕吐霉素及赭曲霉毒素等。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对动物肝脏的伤害,它可导致肝功能下降,降低生产性能,并使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易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 长期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也可导致胚胎内中毒,通常年幼的动物对黄曲霉毒素更敏感。黄曲霉毒素的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生育能力降低、饲料利用率降低、贫血等。黄曲霉毒素不仅能够使奶牛的产奶量下降,而且还使牛奶中含有转型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是诱发人类肝癌的重要原因。

2.2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的危害

它是一种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临床症状随接触剂量和猪年龄不同而异。含1-5mg/kg浓度玉米赤霉烯酮的日粮可引起初情期前的后备母猪外阴阴道炎,其特征为外阴和阴道肿胀和水肿,早熟性乳房发育,并常发生里急后重,偶而导致直肠脱垂。公猪接触玉米赤霉烯酮后包皮增大,青年公猪性欲降低,睾丸变小。初情期前后备母猪日粮1-3mg/kg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临床反应为发情,外阴阴道炎、脱垂;未怀孕母猪和后备母猪日粮3-10mg/kg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临床反应为黄体滞留、不发情、假孕;妊娠母猪日粮大于30mg/kg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其临床反应为出现早期胚胎死亡。

2.3烟曲霉毒素(伏马毒素)的危害

串珠镰刀菌产生的伏马毒素可造成猪肺水肿,生殖系统紊乱,也可导致人类食道癌。

它还常与其它的霉卤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共同污染农作物,进入人体后可以相互影响。呕吐毒素属于剧毒或中等毒物,研究表明:DON在体内可能有一定的蓄积,但无特殊的靶器官,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人畜摄入了被DON污染的食物、饲料后,会导致厌食、呕吐、腹泻、发烧、站立不稳、反应迟钝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损害造血系统造成死亡。

OTA主要毒害动物的肾脏和肝脏,肾脏是第一靶器官,只有剂量很大时才出现肝脏病变,其中猪和禽类的敏感性最强。OTA的急性中毒反应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肛温升高。消化功能紊乱,肠炎可视黏膜出血,甚至腹泻,脱水多尿,伴随蛋白尿和糖尿。妊娠母畜子宫黏膜出血,往往发生流产。中毒后的病理变化以肾脏为主,可见肾脏肥大,呈灰白色,表面凹凸不平,有小泡,肾实质坏死,肾皮质间隙细胞纤维化;近曲小管功能退化,肾小管通透性变差,浓缩能力下降。鸡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下降。OTA的慢性中毒还表现为凝血时间延长,骨骼完整性差,肠道脆弱及肾脏受损等。

正常玉米籽粒皮色有黄色、白色、红色、紫色、黄褐色多种,以黄白色为最多见。正常玉米的颗粒饱满,无损害、无虫咬、虫蛀和发霉变质现象。发霉玉米可见胚部有黄色或绿色、黑色的菌丝,质地疏松,有霉味。受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玉米,应该废弃。对于轻度污染的玉米,经适当处理可以达到饲用标准的,仍可利用。

3.1.1水洗法:先将发霉的玉米磨成碎粉,将其倒进缸中,加入3-4倍水,然后进行搅拌、静置、浸泡,每日换水搅拌两次,直至浸泡的水由茶色变成无色为止。

3.1.2排除法:就是把饲料中有霉变的部分除去。

3.1.3脱胚去毒法:发霉玉米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玉米的胚部。其方法是:先将玉米磨成1.5-4.5mm的小颗粒,再加5-6倍清水,然后进行搅拌,胚部碎片因轻而浮在水面上,将其捞出或随水倒掉,如此反复数次,即可达到脱胚去毒的目的。

3.1.4石灰水浸洗法:先将发霉玉米粉碎成直径1.5-5mm的小粒,然后将过120目筛后的石灰粉按0.8%-l%的比例掺入发霉饲料中,最后将掺入石灰粉的料和水按1:2的比例倒入容器中搅拌lmin,然后静止0.5-5h,将水倒出,再用清水冲洗2-3次,一般去毒率可达91%以上。

3.1.5热处理法: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高热或高热高压可破坏毒素,如用260℃处理污染玉米,可使黄曲霉毒素含量下降85%。

3.1.6辐射法:紫外线和等离子体照射可以杀死霉菌也可破坏霉菌产生的毒素,但同时也会破坏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将污染黄曲霉毒素的饲料铺成薄层,用高压汞灯紫外线大剂量照射,去毒率可达97%-99%。

3.1.7吸附法:一些矿物质能够吸附并捕获霉菌毒素分子。如硅酸铝盐、沸石、膨润土、活性炭、硅藻土等,但大量添加这类吸附剂会降低养分浓度。

3.2.1碱煮处理法:按每1T发霉饲料加入清水,再加入1kg石灰共煮,待煮到饲料裂开时,让其冷却,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到没有碱味时即可使用。

3.2.2中草药熏蒸法:用含芳香油的中草药如山苍子油在60℃条件下熏蒸饲料,对黄曲霉毒素有解毒去毒的作用。栓皮能加速黄曲霉毒素的氧化而分解其毒性。

3.2.3氧化剂法:氧化剂是有效的黄曲霉毒素钝化剂;过氧化氢能有效抑制饲料中的毒素。

3.2.4微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的转化作用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常用的微生物菌种有乳酸菌、黑曲霉、米根霉、葡萄梨头菌、灰蓝毛菌、橙色黄杆菌等。

3.3.1补加蛋白质或氨基酸:肝脏能够净化被动物吸收的霉菌毒素,该净化过程基于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蛋氨酸有利于谷胱甘肽的组成,因而额外添加蛋氨酸可以减少对动物生长和其它性能产生的不利作用。

3.3.2补充维生素:叶酸具有破坏黄曲霉毒素的能力,把叶酸加入到轻度发霉的饲料中,可以有效去除黄曲霉毒素。

3.3.3补充硒:硒具有抗黄曲霉毒素的作用,因为硒可以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4饲料企业、养殖场须采取的应对措施

在当前养殖生产中,广大养殖场应当面对今年玉米霉变现象较为普遍的现实,必须经常而认真地检查所用原料。如果发现玉米霉变现象较为严重时,建议最好废弃不用;如果确需使用时,除应进行处理后并减少用量外,最好不要用来饲喂种猪和仔猪,特别是种公猪和妊娠母猪。要及时采用能以吸附多种霉菌毒素的霉制剂进行去毒,并对霉菌毒素进行彻底的讲解和分化,根本上解决霉菌毒素的残留和危害。同时,霉菌毒素解毒剂能够对饲料和原料进行脱毒处理,并能防止霉菌毒素再度产生,能够减少霉菌毒素在畜禽体内的生物利用率,从而免于被消化道吸收而防止霉菌毒素中毒。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霉菌毒素大爆发,尤其是今年我国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原料霉菌毒素超标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今年新玉米,一诺天邦集团在全国玉米主产区取样检测,霉变情况十分严重,已经极大地影响了饲料企业、养殖场的正常生产。霉菌毒素超标问题已经是眼下最受行业关注的热点。严把原料关,同时做好原料、饲料的防霉、脱霉工作,减少霉菌毒素对动物机体的危害,同时减少企业运营风险。

感谢您阅读关于"玉米在蛋鸡饲料中的作用"的全部内容。我们希望这些资料能满足您的需求,并且为您带来一些新的见解。如果您还想深入了解该主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jisiliao/43034.html

标签: 蛋鸡,玉米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