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纳闷:明明喂的是正经饲料,为啥隔壁老王的鸡个个膘肥体壮,自家这群祖宗光吃不长肉?去年我表弟养鸡差点赔掉裤衩,后来发现症结就在饲料配比上!今儿咱们就唠唠这个让新手抓狂的问题——鸡颗粒饲料配方比例,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说句大实话,饲料配比就跟炒菜放盐一个理儿。你往锅里倒两斤盐试试?鸡饲料要是玉米塞到80%,鸡能直接给你表演原地升天!去年镇上李婶的鸡场闹笑话,给下蛋母鸡喂肉鸡饲料,结果300只鸡集体罢工不下蛋,最后发现是钙含量少了2%。
三大核心指标必须掐死:
举个现成例子:我去年用60%玉米+28%豆粕+6%石粉的配方,蛋鸡产蛋率从75%飙到89%,每只鸡多赚3块钱饲料成本。这笔账你算算?
我刚入行那会儿,把雏鸡和肉鸡饲料搞混了,结果小鸡拉稀拉到脱水。后来师傅甩给我一张表,我才知道这里头学问大着呢!
坑位1:不分阶段乱喂食
坑位2:盲目追求低成本
村头张叔用米糠替代15%豆粕,结果鸡群集体掉毛。后来发现米糠超量会阻碍蛋白质吸收,必须搭配菜籽饼补氨基酸。
坑位3:忽视原料新鲜度
上个月我徒弟图便宜买了受潮玉米,配出来的饲料霉变超标,300只鸡一夜之间死了1/3。血的教训啊!
问:网上配方那么多,到底该信哪个?
这事儿得学中医——讲究个"望闻问切"。去年我用教科书上的标准配方(玉米60%+豆粕25%),结果本地土鸡吃得欢,引进的海兰褐却消化不良。后来把豆粕降到20%,加5%花生粕,立马见效。
问:没钱买豆粕怎么办?
穷养鸡秘籍来了!
问:怎么判断配方合不合适?
看鸡的三件套:
搞养殖这行当,最怕的就是死磕书本。就像我师傅说的:"配方是死的,鸡是活的"。去年我用55%玉米+30%豆粕的标准蛋鸡配方,结果碰上玉米涨价,硬着头皮调到60%玉米+25%豆粕,你猜怎么着?产蛋量没降反而省了8%成本!
现在我跟徒弟们常说:饲料配比要像谈恋爱——得磨合。新手前期按标准比例走,等摸清自家鸡群特性了,再慢慢微调。记住喽,会省钱的配方不一定是好配方,能让鸡健康赚钱的才是王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