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蛋鸡育雏期饲料含钙多少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蛋鸡育雏期饲料含钙多少的知识,包括蛋鸡育雏营养标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1、生长期:0—17周龄成活率96—98%,耗料6公斤,17周龄体重1.48公斤。
2、产蛋期:18—80周龄①高峰产蛋率94—96%,出雏至50%产蛋率146日龄②饲养日产蛋率数:至60日龄251枚,74周326枚,80周354枚③入舍鸡产蛋数:至60周248枚,74周320枚,80周347枚,80周成活率95%④平均蛋重:32周龄62.3克,70周龄66.9克⑤饲养日产蛋总量:18—74周20.7公斤,18—80周龄22.6公斤⑥70周龄体重:2.25公斤/4.96磅⑦18—80周龄平均日耗料112克/只⑧饲料转化率:21—74周龄2.0—2.3:1
掌握这些数据有助于判断鸡群的生长发育是否符合不同阶段的标准,判断饲养管理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以便及时有效地采取对策,在产蛋开始以前使鸡群整体发育达到高产鸡群的规格,在产蛋高峰期保证产蛋和发育双方面的营养需求,从保健方面为鸡群高产稳产创造条件。
①育雏期:0–3日龄33–36℃,湿度60℅以上,以后每周降2–3℃,直到21–25℃。具体操作视季节和鸡的表现而定,看鸡施温。一周龄合理的温湿度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严防煤气中毒。高温育雏有利于卵黄的吸收和弱鸡的成活复壮,并减少鸡白痢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②育成期:25℃左右较适宜,温度低易引起鼻炎和慢呼病③产蛋期:17–26℃比较适宜,温差5℃以上对鸡群应激较大,超过28℃有明显的喘气现象,35℃以上可引起大批中暑,通风不良加上高温对鸡的健康危害严重。秋冬季节注意天气预报防止贼风和大风引起温度大幅度下降发生呼吸道病④出壳到20周龄鸡要换羽4次,还有季节性和年龄性换羽。育成期羽屑量大,尤其注意通风和消毒,否则可能引发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⑤密度∶1–2周龄笼养每平方米60只以下,平养30只以下;3–4周笼养每平方40只左右,平养25只左右;5–6周每平方笼养20–30只,平养20只以下。2周龄以后鸡群密度大影响发育且诱发多种疾病,在密度大的鸡群中空气污浊,采食饮水受限制,病源可以大量积累,易产生弱鸡成为易感鸡,增加发病的危险性,因“省地方”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
①育雏期∶高温育雏,适宜密度,合理通风,优质饲料,防好新城疫、法氏囊病、传支和维生素氨基酸缺乏引起生长不良。饲料和药物不要存放于高温的育雏室以免霉变和变质。供水供料定时,避免不均匀。7-9日龄断喙应激最小效果也好,争取一次成功,注意断喙期5天内用抗菌药和维生素,同时维持较厚的饲料层防止鸡啄食料末碰到料槽而流血。用1%-3%的火碱溶液每天或每3天消毒地面可有效杀灭细菌与球虫,减少疾病和不良气味。根据体重调整密度和饲料配方,及时分类饲养,确保体重和整齐度达标。育雏结束如果体重差应继续使用雏鸡料直至体重达标。
②育成期重点做好体重管理,12周龄前务必使体重达标,整齐度在80%以上,切忌使用劣质饲料。加强通风和消毒,重点防新城疫和鼻炎、慢呼、大肠杆菌病,采用恒定或递减光照程序,防止早熟。进入80日龄后鸡的生殖系统发育加速,且记营养要均衡充足。接近100日龄发生呼吸道病和和大肠杆菌病可能引起产蛋性能的严重损害,导致产蛋无高峰。
③产蛋期要求稳定的环境和良好的营养。从青年期进入产蛋初期要根据发育情况调节营养,石粉和蛋白饲料的增加应有2—3周的过渡,90日龄后注意胸骨的发育是否正常防止缺钙,适当补充维生素。高峰期产蛋率应达到96%左右,料蛋比2.0-2.3:1,90%以上产蛋率应维持5个月以上。日常饲喂坚持匀料和净槽,确保鸡吃得均匀新鲜。夏季采用遮荫、机械通风降温,喷冷水雾可有效减少热应激造成的采食下降与死亡。产蛋初期发生疾病可能引起产蛋机能的严重损害。重点防制新城疫、传支、禽流感、传喉等病毒病,鼻炎、慢呼、大肠杆菌病、坏死性肠炎等细菌病;白冠病、鸡虱、蛔虫等寄生虫病;脂肪肝、痛风、啄癖、顽固性拉稀、不明原因产蛋下降等也应重视。300日龄后适当补钙和维生素AD3改善蛋壳质量。在开产初期和进入高峰之间适当用药可预防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对促进产蛋率上升和保持稳定很有好处。应关注疫病流行动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高产稳产。秋冬季日照时间缩短,加上寒冷,很多人工控制光照的鸡场经常发生早晚开关灯时间错乱,造成光照应激,引起产蛋下降。雨雪天应积极地补充光照。建议使用电子光照控制仪,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鸡产蛋具有规律性,第一个产蛋年的产蛋是随周龄的增长呈低—高—低的产蛋趋势。初产时产蛋率低,以后迅速上升,到30周龄左右时达到最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在产蛋高峰期前后,鸡自身还未发育完全,体重仍在增加,产蛋率成倍上升,蛋重也在增加,鸡的代谢强度很大,繁殖机能旺盛。所以此时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鸡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繁殖机能。
(1)在饲养上要兼顾产蛋、增加体重和健康
当产蛋率达50%,也就是在23周龄左右,要改用蛋鸡中档饲养标准,粗蛋白质15.5%,钙3.5%;当产蛋率达70%时,也就是在26周龄左右时,改用高档标准,粗蛋白质16.5%,钙3.5%;当达到产蛋高峰时,根据当时情况,粗蛋白质水平可提高到17.0%,产蛋高峰期也是鸡的多食期,要使鸡够吃、吃饱,能吃多少就给多少,充分满足鸡群对蛋白质、代谢能和钙的需要。维持最高营养水平2~4周,然后根据产蛋率的下降情况,逐渐降低饲养标准(即产蛋高峰过后适当降低日粮营养水平,以免鸡体过肥)。当降到最低档时,也就是粗蛋白质降到15%以后保持不变,直到鸡被淘汰为止。在调整日粮蛋白质等营养水平时,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上高峰时为了“促”,饲料要走在产蛋率上升的前头;下高峰时为了“保”,饲料要走在产蛋率下降的后头。也就是上高峰时在产蛋率未上来前要先提高营养标准,下高峰时在产蛋率下降后再降低营养标准,尽量维持高峰的持续时间。另外,因为不同的季节气温变化对鸡采食量影响很大,所以在能量水平一致情况下,冬季由于采食量增加,可适当增加配方中的蛋白质含量。 要根据环境条件和鸡群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日粮配方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以适应鸡的生理和产蛋需要,这是保持鸡群健康高产、节约饲料的重要措施。
(2)在管理上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尽量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应激反应发生。产蛋鸡富于神经质,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神经高度兴奋,易受惊吓,造成应激,如突然的响声、晃动的灯影、新奇颜色、光照变化等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都可以引起惊群,造成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等。为此,在管理上要做到“定人、定群”,按时作息,每天工作程序不要轻易变动,减少出入鸡舍次数,保持鸡舍环境安静。这一时期无特殊情况,不要安排免疫、驱虫,严禁调群和投影响食欲的药物,否则因环境条件突然变化,鸡群产蛋高峰迅速下滑。②注意饮水供应。产蛋高峰期鸡产蛋多,吃料多,饮水量增加,因此要经常不断地供应清洁饮水。③注意防病。产蛋高峰期鸡体易感染疾病,此时一旦发病,就会使产蛋高峰迅速下降,严重影响全年产蛋量,所以应加强防疫工作。
配方一:(0~2周龄雏鸡料)玉米56.0%,麸皮6.0%,蚕豆4.65%,黄豆粕20.0%,菜籽饼3.0%,胡麻饼3.0%,鱼粉3.0%,食盐0.35%,预混料4.0%。
配方二(3~4周龄雏鸡料)玉米59.0%,麸皮5.0%,蚕豆4.65%,黄豆粕19.0%,菜籽饼3.0%,胡麻饼2.0%,鱼粉3.0%,食0.35%,预混料4.0%。
配方三(5~7周龄雏鸡料)玉米62.0%,麸皮6.0%,蚕豆3.65%,黄豆粕15.0%,菜籽饼4.0%,胡麻饼3.0%,鱼粉2.0%,食盐0.35%,预混料4.0%。
一般根据雏鸡生长情况、气候条件等决定开始放养的时间,一般在5周龄左右即可放养。雏鸡进入放养阶段后,可通过1周的时间逐步将育雏全价饲料更换成自制的精料补充料。补充料根据放养鸡可自由采食到的营养以及农户自产的农作物、草料等现有原料,适当加入预混料等进行配制。
近年来,在当地北部山区,山地放养鸡示范基地,采用了以下补充料配制比例:玉米60.0%,麦麸12.0%,苜蓿草粉15.0%,菜籽饼3.0%,胡麻饼2.0%,豌豆3.7%,食盐0.3%,预混料4.0%。放养期120 d,出栏体重达2 kg左右,放养期成活率达98%以上。养鸡纯收入平均15~20元/只,效益明显。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