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鸡崽总不长肉?下蛋量忽高忽低?可能问题就出在饲料上!
隔壁村老王去年用中江中粮的雏鸡料,结果鸡群成活率飙升到98%,这事儿听着玄乎吧?今儿咱就掰扯掰扯中粮饲料的门道,新手看完保准少走三年弯路!
中江中粮鸡饲料的核心原料就三样——玉米、豆粕、鱼粉,但这里头水深得很!同样标着"豆粕",粗蛋白含量42%和36%的差价能差出三百块一吨。教你三招验货秘诀:
浙江李大姐去年贪便宜买了批"特供豆粕",结果鸡群集体拉稀。后来一检测,粗蛋白含量只有32%,比包装标注的少了整整8个百分点!这亏吃得,肠子都悔青了!
网上疯传的中粮饲料配方表,照抄准翻车!看这个真实案例对比:
阶段 | 网传配方 | 实际调整方案 | 效果对比 |
---|---|---|---|
雏鸡 | 玉米62%+豆粕17% | 玉米60%+豆粕20% | 日增重多3克 |
产蛋鸡 | 玉米56%+豆粕17% | 玉米58%+豆粕15% | 蛋壳厚度增0.02mm |
肉鸡 | 玉米55%+豆粕38% | 玉米53%+豆粕35% | 料肉比降0.2 |
山东张哥照抄网红配方,结果肉鸡45天没达标。后来把豆粕从38%降到35%,添了2%菜籽粕,反而提前三天出栏。记住!配方要跟着原料品质动态调整,南方玉米和北方玉米的氨基酸含量能差出一截!
中粮饲料标榜的"三级熟化工艺"可不是摆设!普通饲料厂粉碎粒度2mm,中粮能做到0.8mm——别小看这1.2mm差距,饲料转化率直接差出15%!
再说制粒温度,老手都懂"135℃生死线":
• 低于130℃:淀粉糊化不足,鸡吃了不消化
• 高于140℃:维生素集体阵亡,还得额外加营养包
中江中粮的逆流冷却技术能把温差控制在±2℃,这精度堪比实验室!
去年河北某鸡场用中粮冬季料夏天喂,结果热死两百多只。记住!冬夏配方要换油——棕榈油冬天保暖,豆油夏天散热,这细节决定成败!
Q:饲料结块了还能喂吗?
A:轻微结块搓散照用,但要是长绿毛赶紧扔!教你个土法子:抓把饲料泡水,浮起来的是正常料,沉底的准变质!
Q:中粮预混料怎么配比?
A:记住"333法则"——3%预混料+3%豆油+3%青饲料,剩下91%按基础配方走。千万别信"多加更营养"的鬼话!
Q:换料期鸡不吃咋办?
A:搞个七日过渡法:第一天旧料90%+新料10%,每天递增10%。鸡的味蕾比人挑食, abrupt change(突然换粮)准绝食!
养鸡十年,用过二十多个品牌饲料,中江中粮确实有独到之处。但别迷信大牌——去年给合作鸡场调试配方,把中粮基础料混了5%发酵豆渣,料肉比从2.1降到1.9。这年头,会用比会用更重要!
最后提醒:好饲料还得配好管理!见过太多人用着顶级饲料却疏于消毒,鸡群照样病怏怏。记住,饲料是枪,养鸡人是枪手,准头不行再好的枪也白搭!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