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隔壁老王养的肉鸡45天就能出栏,每只净赚15块?再看看自家鸡崽蔫头耷脑的样子,你是不是也纳闷——同样的鸡苗,喂的饲料差在哪了?今天咱们就仔细聊聊,这肉鸡饲料里的门道到底有多深!
刚入行的朋友总爱问:"有没有万能饲料配方?"实话告诉你,这跟问"有没有包治百病的药"一个道理。肉鸡分阶段就像小孩分年级,得按成长需求调整伙食。
1. 0-21天雏鸡期(婴儿班)
这时候的小鸡肠胃比芝麻还脆弱,得喂高蛋白易消化的"婴儿餐"。按2的说法,蛋白质得冲到22%-24%,比成鸡高出近1/3。举个实在方子:
注意!这时候的饲料颗粒得碾成细粉,比面粉还细,不然小鸡吃着费劲,就跟让婴儿啃馒头似的。
2. 22-35天生长期(长个黄金期)
这时候的鸡就像青春期少年,既要长骨架又要长肌肉。4建议把蛋白质降到18%-20%,但能量要提到3100千卡/千克以上。推荐配方:
有个案例特逗:河北老张按这个方子喂鸡,料肉比从1.8降到1.48,相当于每只鸡省下3毛钱饲料,五千只鸡就多赚1.5万。
3. 36天到出栏(冲刺阶段)
这时候要像给运动员加营养餐,重点在快速增重。5给出的配方很实在:
记得加3%的麦麸,就跟人吃粗粮促消化一个道理。千万别学老李往饲料里怼5%猪油,结果鸡群集体脂肪肝,赔得底儿掉。
1. 贵=好?进口鱼粉未必香
3提到,3%蚕蛹粉+2%血粉的组合,效果不输进口鱼粉,成本却能砍一半。就像买手机,顶配版未必适合所有人。
2. 原料替换玩心跳
用小麦替代玉米?得按4说的加植酸酶,不然就跟让南方人顿顿吃馒头不配菜——消化不动啊。棉籽粕替代豆粕更要小心,得先脱毒处理,跟吃河豚得去毒一个道理。
3. 搅拌比和面还讲究
见过最虎的新手直接把原料倒进搅拌机,结果有的鸡撑死死。正确做法是学5教的:先取5%预混,转够15分钟,比揉面团还仔细。
4. 过期原料是定时炸弹
去年剩的豆粕敢用?黄曲霉超标分分钟团灭。就跟吃了过期食品会拉肚子一个理,鸡可比人娇气多了。
5. 闭门造车要不得
山东王大姐每月找技术员调配方,三年省了6万饲料钱。就跟看病要找大夫开方子,自己瞎吃药准出事。
中科院新搞的"智能缓释胶囊"真绝了!按6的说法,这玩意儿能根据鸡肠胃情况释放营养,试验场的鸡吃了日增重提高15%。还有用乳酸菌替代抗生素的新招,既安全又能促消化,料肉比直降0.2。
本地化替代更实在:广西老表用甘蔗渣替代5%玉米,东北兄弟拿葵花籽粕顶豆粕,成本直降三成。记住口诀:"能量蛋白打基础,钙磷平衡骨架固,本地原料巧替换,定期检测不糊涂"。
养鸡这事儿吧,好配方不如会微调。见过最精明的养殖户,拿手机APP记录每次配料效果,三年攒出本《饲料调整宝典》。就像做饭,菜谱是死的,火候是活的。
举个实例:去年夏天持续高温,老周家鸡群集体厌食。他按7的建议,把饲料能量提高5%,维生素添加量翻倍,结果鸡群采食量反而回升10%。所以说,养鸡不能死磕书本,得学会看天吃饭。
最后提醒各位:再好的饲料也得配上科学管理。见过有人花大钱买顶级饲料,结果鸡舍通风差、密度大,照样赔钱。这就跟开宝马加92号汽油——再好车也跑不快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