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饲料喂得不少,蛋壳却薄得像纸。去年隔壁村老李的鸡场就栽在这事上,后来发现是饲料里钙磷比例失调惹的祸。蛋鸡每天需要摄入4-4.5克钙,这相当于每吨饲料要加35公斤石粉,但很多养殖户要么加多要么加少。
这里有个实用公式要记住:钙磷黄金比=12:1。比如产蛋高峰期,每100公斤饲料里:
这配方能把蛋壳厚度从0.28mm提升到0.34mm,破蛋率直降七成。
刚入行的朋友总问:"饲料配方能不能一套用到底?"答案当然是NO!咱们得分阶段伺候这些"产蛋机器":
阶段 | 蛋白质 | 钙含量 | 能量饲料占比 | 典型配方(玉米/豆粕/石粉) |
---|---|---|---|---|
育雏期 | 18-20% | 1% | 60% | 62%玉米+31%豆粕+1%石粉 |
产蛋期 | 16-18% | 3.5-4% | 65% | 64%玉米+24%豆粕+8.5%石粉 |
淘汰期 | 14-16% | 4.2% | 60% | 61%玉米+23%豆粕+9.5%石粉 |
特别提醒:产蛋前4周就要开始加钙,不然等到下蛋再加就来不及了。有个养殖户去年硬是没听劝,结果头两月软壳蛋占了四成。
您知道吗?有些原料用错了比毒药还狠。去年镇上老王的鸡场用了8%的菜籽饼,结果3000只鸡集体中毒,直接损失五万多:
1️⃣ 菜籽饼:硫葡萄糖苷超标会损伤甲状腺,用量必须控制在5%以内,最好用0.2%硫酸亚铁溶液泡24小时去毒
2️⃣ 棉籽饼:棉酚累积导致蛋黄变绿,种鸡禁用,商品鸡最多加5%
3️⃣ 陈玉米:黄曲霉毒素是隐形杀手,喂前务必用1%石灰水浸泡
实在要用杂粕,记住这个安全公式:杂粕总量≤10%×(豆粕价格/杂粕价格)。
最近走访了十几个鸡场,发现用复合酶制剂的养殖户,每吨饲料能省下200块成本。原理很简单:把秸秆里的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相当于白捡了5%的能量。
推荐配方:
再配上枯草芽孢杆菌,肠道病发病率直降六成。有个养殖场做了对比试验:
干了八年养殖技术指导,见过太多照搬配方翻车的案例。去年帮人调整了个细节——把下午5点的喂料量从30%提到40%,产蛋率愣是提高了3个百分点。现在我的工作本上记着三条铁律:
记住,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配方,只有不断调整的用心。就像老养殖户说的:"养鸡如养娃,饲料就是娃的饭碗,得端着碗追着喂!"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