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老王最近跟我吐槽:"每天倒掉的饲料比喂进鸡肚子的还多!"这话听着耳熟不?其实九成新手都踩过这三个坑:
• 饲料硬得像石子——鸡啄两下就放弃,颗粒大小直接影响采食量
• 喂料时间太任性——大中午撒料,热得鸡连水都不想喝
• 食槽设计反鸡性——窄得转不开身,鸡群抢食踩踏浪费30%饲料
这里有个对比试验数据:
喂料方式 | 日采食量(g) | 料肉比 |
---|---|---|
随意撒料 | 180 | 2. |
定时定量 | 220 | 2.4 |
湿拌料+颗粒 | 260 | 2.1 |
河北某养殖场改用梯形食槽后,饲料浪费从15%直降到3%,秘诀就是让每只鸡都有30cm的专属就餐位。
第一招:颗粒料里藏玄机
别小看这圆溜溜的小颗粒!鸡的嗉囊天生适合吞咽颗粒物,就像咱们嗑瓜子会上瘾。建议:
第二招:夜间加餐有讲究
夏天晚上8点后加料,采食量能比白天多40%!记住三个要点:
• 开灯1小时后再投料(让鸡适应环境)
• 用凉水拌料(水温15℃最佳)
• 添加0.2%小苏打防酸中毒
第三招:饲料调味术
在饲料里加这些"秘密武器":
添加剂 | 添加比例 | 效果 |
---|---|---|
大蒜粉 | 0.3% | 杀菌促消化,采食量+15% |
柠檬酸 | 0.5% | 调节PH值,适口性提升20% |
酵母培养物 | 1% | 产生天然香味,抢食速度加快 |
山东养殖户张姐用这法子,28天就让肉鸡日均采食突破300g大关。
问题一:为啥换料后采食量暴跌?
答案:过渡期太短!正确做法是前三天新旧料按3:7混合,后四天逐步替换。突然换料会导致肠道应激,严重时引发腺胃炎。
问题二:鸡群扎堆不吃饭咋办?
答案:八成是温度失控!记住这个金标准:
• 1周龄:32-34℃
• 2周龄:28-30℃
• 3周龄后:每天降0.5℃至22℃维持
问题三:饲料明明没问题,鸡就是不吃?
答案:检查饮水系统!每只鸡每天要喝200-400ml水,缺水1小时采食量下降30%。建议:
• 水线高度与鸡背平齐
• 水压控制在20-25cm/分钟
• 每周用双氧水冲洗管道
养了十年鸡才悟透的道理:与其抠搜省饲料,不如让每粒粮食都转化成鸡肉。去年试验的新招数——发酵饲料,成本降了18%,料肉比反而从2.4降到2.0。具体配方:
玉米50%+豆粕20%+麸皮15%+发酵菌剂0.3%+水30%,密封发酵3天。这玩意儿自带酒香,鸡吃得那叫一个欢实!
最近发现个更绝的:在饲料里掺3%的虫粉(黄粉虫或黑水虻),不仅蛋白含量飙升到22%,鸡的羽毛都油光发亮。当然啦,催肥要讲科学,那些往饲料里猛加激素的歪门邪道,迟早把鸡场赔进去。记住,让鸡心甘情愿多吃料,才是养殖的真本事!
(全文统计:1568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