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山东某养殖场的王师傅打着手电查看鸡舍,发现料槽早已空空如也——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出现夜间断料。 数据显示,合理进行夜间饲喂的蛋鸡场,产蛋率平均提升23%,破壳率下降18%(1)。但盲目加餐也可能导致鸡群过肥,究竟该不该给蛋鸡"开小灶"?咱们用数据说话。

蛋壳形成的秘密时刻
每枚鸡蛋的蛋壳主要在夜间形成,这个过程需要持续消耗钙质和能量。研究表明(8),蛋鸡在熄灯后6小时内会消耗日间摄取钙总量的65%。如果此时缺乏营养补充,蛋壳厚度会降低0.03mm,直接导致破蛋率上升。
消化系统的工作特性
蛋鸡的肌胃(砂囊)在夜间仍保持50%的研磨效率(3)。适当保留料槽余料,可以让其持续消化:

1. 冬季低温期
当舍温低于10℃时,夜间代谢消耗增加20%。河北某鸡场实践显示(7),每晚21点补喂含3%油脂的饲料,可使:
2. 产蛋高峰期
产蛋率>90%的鸡群,建议实施"四餐制"(5):
06:00 基础日粮(40%) 11:00 补充钙质(20%) 17:00 高蛋白饲料(30%) 21:00 能量饲料(10%) 这种模式使325日龄鸡群维持93%产蛋率达42天。

3. 夏季热应激期
山东养殖户李大姐的经验(4):
1. 育成期鸡群
14周龄前夜间喂料会导致:
2. 超重鸡群
触摸龙骨突判断标准:

3. 设备故障期
自动喂料系统检修期间,夜间人工喂料易引发:
江苏某万羽鸡场引入德国Big Dutchman系统后(9):
走遍华北养殖区发现,会喂夜料的养殖户都掌握着三大诀窍:

那些照搬教科书喂料时间的同行,往往陷入"加料不加蛋"的困境。记住:夜间喂料不是选择题,而是计算题。当你学会观察鸡冠颜色变化(产蛋前6小时会变鲜红)、测算蛋壳沉积速度,才能真正玩转这道营养供给的数学题。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