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过山东临沂的养猪场,听见老养殖户们都在嘀咕:"现在补栏怕跌价,不补又怕错过行情..."这种纠结从北到南都在上演。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5个月保持在4100万头警戒线上,这意味着什么?

存栏量虚高背后的产能优化
别看存栏数字漂亮,实际生产效率差异巨大。河南某集团化猪场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达到28头,而散养户平均只有17头。这种差距导致看似充足的存栏,实际有效供给可能缩水15%。
成本线持续上移
今年饲料成本构成出现结构性变化:
| 原料 | 2025年占比 | 2025年占比 | 涨幅 |
|---|---|---|---|
| 玉米 | 62% | 58% | -4% |
| 豆粕 | 22% | 18% | -4% |
| 添加剂 | 8% | 14% | +6% |
广东茂名养殖户算过细账:现在出栏一头猪的成本线已经从15元/公斤抬到16.8元/公斤,但当前猪价还在16.2元附近挣扎。

传统猪周期通常4年一轮回,但自2025年非洲猪瘟后,这个规律被彻底打破。观察近三年数据:
这种震荡让很多养殖户直呼"看不懂"。江西某中型猪场老板坦言:"现在判断行情得看三个新指标——冻肉库存周转率、屠宰企业开工率、仔猪料销量环比变化。"
北方主产区与南方销区的价差持续扩大。以5月数据为例:

| 区域 | 出栏价(元/kg) | 调运成本 | 净价差 |
|---|---|---|---|
| 东北 | 15.8 | +1.2 | 17.0 |
| 广东 | 17.6 | -0.8 | 16.8 |
| 价差 | 1.8 | / | 0.2 |
这种反常现象源于冷链物流升级,四川某屠宰企业今年新增40台冷藏车,使鲜肉运输半径从800公里扩展到1200公里。
农业农村部推行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要求,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但基层执行出现温差:
江苏盐城某镇畜牧站站长透露:"实际存栏比上报数据少8%左右,很多养殖户把90公斤后备母猪充数能繁母猪。"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前4个月猪肉进口量同比增长37%,其中:
浙江某冷链仓储企业反映,目前冻肉库存已占库容量的82%,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这些"隐形库存"就像悬在市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站在猪舍边看着抢食的猪群,想起河北一位老养殖户的话:"现在养猪得像炒股,既要看k线图,还得懂国际政治。"或许这就是新常态下的生存法则——不再赌周期,而是算准每一天的成本与收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