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买的都是浓缩料,隔壁老王家牛三个月能长200斤,你家牛吃同款饲料却像在减肥?今天咱就仔细说说这个事。新手最容易踩的坑啊,说多了都是泪——去年村里老张就因为选错浓缩料,白白多花3万多饲料钱,牛还比人家晚出栏两个月!
(这里悄悄插一句:最近搜"肉牛浓缩料选购技巧"的人突然暴增,看来踩坑的真不少...)
我刚养牛那会儿也犯迷糊,把预混料当浓缩料喂,牛饿得直啃牛栏。血泪经验:
举个真实例子🌰:镇上老李去年图便宜,买了标注不清的"特惠料",按浓缩料比例喂了预混料。结果牛群集体拉稀,光兽药钱就赔进去2万8!现在见人就念叨:"买料千万看配比说明啊!"
这事儿就跟养孩子分阶段补营养一个理!我总结的傻瓜喂养法:
上个月听说个离谱事——有人把育肥料喂给小牛,结果牛光长肥膘不长肌肉。卖的时候每斤少3块,一头牛净亏600!💸这教训够买十头牛了!
网上那些教人自配料的,十个有九个在瞎忽悠!看组真实数据📊:
方案 | 成本(元/吨) | 日增重 | 生病率 |
---|---|---|---|
品牌浓缩料 | 4200 | 3.2斤 | 5% |
自配料 | 3800 | 2.6斤 | 23% |
看懂没?自配料看着省400块,实际算上损耗、人工、兽药,反而多花15%!特别是现在豆粕价格跟过山车似的,囤原料?新手千万别碰这烫手山芋!去年有养殖户囤了10吨豆粕,结果价格暴跌,直接亏了辆五菱宏光!
饲料厂绝不会告诉你的三大黑幕:
上个月亲眼见个新手,买的"32%蛋白料"实际只有28%。厂家把检测报告PS日期,现在还在打官司呢!所以说啊,买料不能光看纸面数据!
跑遍华北二十多个养殖场,发现两个爆款:
我现在改用山东滨州定制料,根据我家牛群情况调整微量元素,每头牛能多卖200块。关键是支持月结货款,资金压力小很多。现在的行情啊,灵活比便宜更重要,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说到底,养牛这事儿就跟谈恋爱似的,得摸准自家牛的脾气。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饲料广告,你就当笑话看——真要那么神,他们咋不自己养牛去?记住啊,省下的都是利润,但该花的钱千万别抠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