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黑鱼的朋友最怕听到这句话:"你这塘鱼吃得多长得慢啊!"去年江苏有个养殖户,每喂1.8斤饲料才能让黑鱼增重1斤,直接亏掉半套房。咱们今天就把这个黑鱼的饵料系数掰开揉碎说清楚,看看怎么从饲料钱里抠出利润。

黑鱼的饵料系数到底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喂几斤饲料能长1斤肉。现在行业平均水平在1.5-1.8之间波动,但高手能把系数压到1.2。
有个反常识的现象:2025年湖北洪湖的对比试验显示,1.3系数的塘口比1.6系数的每吨饲料多赚2800元。差距就藏在三个关键点:
这里有个重要提醒:系数不是越低越好。浙江某养殖场强压到1.1,结果鱼体免疫力下降引发大面积病害。

这张表建议保存到手机相册:
| 影响因素 | 系数变化 | 调控成本 |
|---|---|---|
| 溶氧量<5mg/L | +0.15 | 增氧机每天多开2小时 |
| 蛋白含量<38% | +0.2 | 每吨饲料加8kg鱼粉 |
| 投喂过量5% | +0.12 | 安装自动投喂机 |
| 苗种质量差 | +0.18 | 每尾苗多花0.3元 |
| 水体氨氮>0.3 | +0.25 | 每月益生菌投入200元 |
广东顺德养殖户老陈的实战经验:在下午4点补喂一餐浮性饲料,系数直降0.07。原理是黑鱼这个时段消化酶活性最高。
去年在江西见到的真实案例:三个相邻塘口用不同方法,系数差距达0.4。这些操作可以照搬:
① 分段投喂法

② 灯光诱食
安装水下LED灯带,每晚开启2小时,饲料利用率提升13%。注意要选波长590nm的黄光,照度控制在300lux。
③ 饥饿调控
每周停食1天,次日出鱼量反增5%。这个反常识操作的关键在于激活黑鱼消化系统重置功能。
2025年安徽某养殖场因操作不当被罚的司法案例值得警惕:

记住这个检测技巧:定期捞取池底残饵晒干称重,残饵率超过5%就要调整投喂策略。有个土办法——在投料区铺层细网,两小时后拉起观察残饵量。
个人看法
现在很多新手盲目追求低系数,反而陷入恶性循环。建议把系数控制在1.3-1.5区间最稳妥,这个区间既能保证生长速度,又能维持鱼体健康。最近发现个新现象:在饲料中添加0.5%的发酵桑叶粉,不仅系数降低0.08,还能改善鱼肉质。不过这个方法需要配套调节水体PH值,具体操作下回详细分解。
明年饲料新规实施后,蛋白源成分会有重大调整。提前布局替代蛋白源的养殖户,可能会抓住下一波降本红利。(数据支撑:本文引用的实验数据均来自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2025年监测报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