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您说奇不奇怪?咱们吃大闸蟹时总盯着蟹黄蟹膏流口水,可您想过没——这螃蟹天天吃的都是些啥玩意儿? 今儿咱们就仔细说说,保证让您听完直拍大腿:"哦~原来养螃蟹跟养孩子一个道理!"

您要是觉得养蟹就是往塘里扔点烂菜叶子,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去年我去阳澄湖拜访老蟹农张叔,他掏出个小本本给我看:"瞧瞧,我这儿配饲料比给人做饭还讲究!"
重点来了:

您看,光这三条讲究就够咱们琢磨半天的。张叔神秘兮兮地跟我说:"别看我配的饲料成本要8块钱一斤,可这钱省不得——去年隔壁老王贪便宜用劣质饲料,结果螃蟹个头比乒乓球大不了多少!"
说到这儿您可能要问:饲料里到底都掺了啥好东西?告诉您吧,这配料表可比超市卖的零食复杂多了!
主料三剑客:

秘密武器:
去年江苏农科院搞了个实验,给两组螃蟹分别喂普通饲料和添加了3%螺旋藻的改良饲料。结果您猜怎么着?改良组的蟹黄产量直接多了18%,这数据摆出来,哪个养殖户不心动?
您可别以为饲料配好了就万事大吉,这投喂的学问大着呢!就像追姑娘不能光送礼物,得讲究方式方法。

三大黄金法则:
太湖边的李大姐跟我吐槽:"去年夏天贪多喂了几次,结果塘里死了一片螃蟹,那损失够买辆小汽车了!"您听听,这教训多深刻。
现在这行当变化快得吓人,就跟手机更新换代似的。前阵子我去饲料展销会转了一圈,好家伙,现在都流行搞"定制饲料"了!

行业新趋势:
不过要我说啊,传统配方也不能全扔。去年有个养殖户非要把祖传的蚕蛹配方改成全价饲料,结果螃蟹味道差了一大截,最后还得老老实实改回来。您看,这科技进步和传统经验还得取个平衡不是?
要我说啊,这大闸蟹饲料就跟做菜一个道理——没有最好的配方,只有最合适的搭配。您要是刚入行,别急着学人家搞创新,先把基础配方摸透了再说。

现在有些厂家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三十天速成饲料",我劝您可千万别信。去年我亲眼见着有人用了这种饲料,螃蟹是长得快,可蒸熟了蟹肉跟棉花似的,半点鲜味都没有。要我说,养蟹这事急不得,就跟煲汤似的,得小火慢炖。
说到底,饲料这事儿讲究个"看蟹下料"。您得学会观察:螃蟹脱壳顺不顺利?活动量够不够?粪便形状正不正常?这些可比盯着配方表重要多了。就跟养孩子似的,光按教科书喂可不行,得因材施教嘛!
写到这儿突然想起来,前阵子有个新手问我:"用高档饲料是不是肯定能养出好蟹?" 我当场就笑了:"您要顿顿给三岁小孩吃人参鹿茸,他能消化得了吗?" 您品,您细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