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的猪场去年全面停用抗生素,猪群发病率反而降低了40%,他是怎么做到的?这就要说到饲料替抗——用其他东西替代抗生素的新养殖模式。国家规定2025年7月起饲料禁抗,但九成养殖户其实没搞明白到底该怎么操作。

饲料替抗不是简单去掉抗生素,而是构建新防御体系:
第一招:微生态制剂
好比给猪肠道安排"保镖",枯草芽孢杆菌能挤掉致病菌的生存空间。山东某猪场实测,添加0.1%地衣芽孢杆菌,腹泻率从18%降到5%。
第二招:功能性寡糖
这类糖分子能让有害菌"饿肚子"。甘露寡糖与大肠杆菌的结合力是普通饲料的200倍,直接打包带出体外。
第三招:植物提取物
中草药里的绿原酸、牛至油,既是天然杀菌剂又是免疫调节剂。对比实验显示,添加0.05%牛至油组比抗生素组日增重还高3%。

不同规模猪场的优选策略:
| 方案类型 | 散养户(<100头) | 中型场(500头) | 万头猪场 |
|---|---|---|---|
| 微生态 | 发酵饲料自制 | 固体菌剂 | 液态自动投放 |
| 酸化剂 | 柠檬酸+苹果酸 | 复合包膜酸 | 缓释型 |
| 植物提取 | 自制中草药粉 | 标准化提取物 | 微胶囊制剂 |
| 吨成本 | 80元 | 120元 | 200元 |
河北某家庭农场用发酵饲料+自制草药,每头猪节省药费11.6元,这账算下来确实划算。
新手最容易栽跟头的地方:
① 益生菌当饭吃
过量添加导致肠道PH失衡,某养殖户每天喂三次益生菌,结果猪群集体便秘。

② 乱用复合酸化剂
不同阶段猪的胃酸PH值要求不同,哺乳仔猪需要PH4.5,育肥猪PH3.2就行。
③ 忽视原料预处理
玉米粉碎粒度从2mm调到1.5mm,纤维素消化率能提升15%,这比加添加剂管用。
④ 照搬他人配方
山东猪场和广东猪场的环境湿度差两倍,同样的替抗方案效果差40%。

⑤ 忽略过渡期
突然停用抗生素要配合抗应激方案,逐步替换周期至少21天。
湖南某猪场替抗转型记录:
第1周:饲料减抗50% + 饮水添加2%葡萄糖
第2周:添加0.05%牛至油 + 0.1%益生菌
第3周:全面停抗 + 发酵饲料占比30%
第4周:环境喷洒复合益生菌溶液
结果:转型期间死亡率仅增加0.8%,三个月后呼吸道疾病下降37%,证明平稳过渡可行。

问:替抗后猪长得慢怎么办?
重点调整能量蛋白比,添加0.3%酶制剂提升消化率。实验显示,木聚糖酶+植酸酶组合能使日增重恢复抗生素喂养水平的98%。
问:哪些猪最难替抗?
断奶仔猪首当其冲,解决方案是:
① 教槽料添加2%血浆蛋白粉
② 饮水PH调至4.0-4.5
③ 环境温度提高2℃
问:怎么判断替抗成功?
看三个硬指标:
① 腹泻率<5%
② 日增重下降幅度<3%
③ 药费支出占比<总收入1.5%

八年养猪老手说句实在话
走过替抗的坑才发现,真正管用的不是堆砌添加剂,而是把猪当精密仪器来调。那些替抗成功的老乡,个个都成了"猪肠道专家",天天盯着粪便看颜色、闻气味、测PH值。记住,好饲料不是配出来的,是猪用健康表现投出来的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