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的养猪户老张最近发现,同样价位的浓缩料,有的喂了猪长得快,有的却光吃不长肉。他盯着饲料袋上的配料表直发懵:这豆粕含量到底多少才算合适?咱们今天就掰扯清楚这个关乎养殖成本的大问题。

豆粕含量差异能有多大?
市面常见的30%浓缩料里,豆粕占比从18%到28%不等。河北某检测机构的数据显示:
为什么非要加豆粕不可?
豆粕里的粗蛋白含量高达43%,是猪长肉的关键。但今年豆粕价格从3800涨到4200,有些厂家开始偷工减料。广西李大姐就吃过亏,她买的某品牌浓缩料豆粕只有15%,结果猪日增重少了80克,料肉比从2.8升到3.1,半年多花了两万饲料钱。
不同阶段需要多少豆粕?
广东某猪场的喂养实验很说明问题:

怎么判断豆粕含量真实性?
有经验的养殖户都懂这三个土办法:
低豆粕配方有什么猫腻?
现在有些厂家鼓吹用菜粕、棉粕替代,但要注意:
自己调整豆粕比例可行吗?
山西刘师傅的实操经验:

我现在选浓缩料就认准豆粕22%-25%这个区间,太高的成本扛不住,太低的猪长不快。最近发现有些新配方用发酵豆粕替代部分普通豆粕,据说能提高5%的利用率,正准备买几包试试。不过提醒新手们,千万别信那些豆粕含量低于18%还吹长肉快的产品,养猪这事,原料上省的钱迟早得从兽药费里吐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