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问答专区 >
猪的生产性能指标有哪些 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作者:养殖好帮手 时间:2025-03-18 阅读:368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猪的生产性能指标有哪些的问题,以及和猪的生产性能包括哪些内容谢谢。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把猪群的饲养管理经济与饲料的营养经济措施科学地组合应用,是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下面仅就普遍存在和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1.充分利用杂种优势,饲养瘦肉型杂交猪,提高胴体瘦肉率

杂种优势是指杂种个体的生活力及某些生产性能优于亲本或超过双亲平均值的生理遗传现象。猪的杂种优势主要体现在繁殖性能和生长速度上。这两点与猪场的效益密切相关。繁殖性能的杂种优势比生长速度的杂种优势明显。据众多试验表明,饲养优良的杂种猪,可使母猪每窝断乳仔猪增加1~2头,增重提高1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15%。在生产性能方面三元杂交优于二元杂交,四元杂交优于三元杂交。但在条件不十分理想的猪场,还是以三元杂交为宜。用纯种瘦肉型长白、杜洛克、大约克等公猪与地方母猪杂交,二元或三元杂种都有瘦肉多、生长快、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的优点。

瘦肉型猪在体重达到40~60千克之前,主要以生长肌肉和骨骼为主,以后则以沉积脂肪为主。所以应采取“前催后控”的饲养方法,即体重60千克前可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60千克以后限量饲喂,但要做到定时、定量和充足的饮水。饲养商品瘦肉猪的舍内温度应控制在18~22℃为好,此温度为猪体蛋白质沉积最适温。温度过低会阻碍蛋白质沉积,增加脂肪沉积和饲料消耗;温度过高则食欲和日增重明显下降。 小母猪直接肥育瘦肉多,用纯种瘦肉型公猪同地方母猪杂交的仔猪,性成熟较晚,杂交小母猪不去势,直接肥育比去势后的肥育猪可提前5~20天出栏,体重增加10~12千克,瘦肉率提高3%~4%。

猪的生产性能指标有哪些 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来源网络,侵删)

2.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

一个规模化商品猪场包括生产商品肥猪的母本群、终端父本群和各阶段的肥育猪群。从肥猪生产技术角度看,商品猪场的经济效益取决于两大指标,一为平均每头母猪1年内生产的肥猪总活重,此指标又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母猪提供的出栏肥猪数和猪的生长速度;二为全群猪的料肉比。在第一个指标中,母猪提供的出栏肥猪数又包括受胎率、产仔数、活仔率和成活率。为此,规模化养猪场必须科学地饲养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公母猪的繁殖体况。体况太肥,母猪不易发情,而且排卵数减少,受胎率降低,也易发生难产。体况太瘦,母体没有充足储备供胎儿生长发育,导致繁殖障碍,也易发生产后瘫痪。实践中母猪以八成膘为宜,尤其忌肥。应给猪喂以适当的青料,青饲料来源广,多种营养物质相对平衡,一般10千克的青绿饲料相当于1千克的精料。实行精青饲料的合理搭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一条措施。一般青绿饲料与精料的比例为:能繁母猪2~4∶1,后备猪为0.3~0.5∶1。

2)采用多个公猪精子受精。通过多重交配或混精输精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此方法在纯繁猪场不适用,但在商品猪场是完全可行的。

3)配种后妊娠母猪的饲养。从配种当天到妊娠21天应半量饲喂,即每日喂料1.8~2千克,此后可逐渐增加喂量,妊娠后期即84~105天可增加到每日3.5~4千克,因此时胎儿生长发育较快,增加母猪采食量可明显提高产仔数和初生窝重。妊娠期初产母猪体增重以30~40千克为宜,经产母猪体增重30千克左右为好。

4)保证哺乳猪的采食量。必须尽量增加母猪泌乳期间的采食量,通过维持母猪泌乳期间高水平的采食量,有可能减少母猪体重和背膘损失,增加产奶量,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减少仔猪死亡率和提高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150千克体重的哺乳母猪日采食饲料不低于5千克,200千克体重的应达5.5~6千克。

5)仔猪提前断奶。要使全群母猪年产2窝以上,仔猪在4周龄断奶是必要的。提前断奶的关键是选择营养全、适口性好和易消化的仔猪料。

6)仔猪培育过好三关:①初生关:重点是保暖(30~32℃为宜)和及时吃初乳;②补料关:这是提前断奶的基础,注意奶和料交接自然;③断奶关:应注意由奶和料为主到完全以料为主的自然过渡。

7)搞好防暑降温。高温会使猪的繁殖力显著降低,在不影响肥猪平衡上市的前提下,母猪生产尽量避开炎热夏季。搞好防暑降温,尽量减少高温对繁殖力的影响。

8)繁殖障碍疾病的防治。当前影响猪繁殖的疾病主要有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和乙型脑炎等,应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2)最大限度地降低全群的料肉比饲料费用占养猪成本的70%~80%,降低全群的料肉比对于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往往关注肥猪的料肉比,而忽视全群的料肉比。如果能把全群的料肉比由4∶1(大致为全国平均水平),降至3.8∶1,每头肥猪按100千克活重计,1万头猪1年可节省饲料200吨。降低全群的料肉比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选择最优、适合猪各生理阶段营养需要、能发挥猪的遗传潜能的全价饲料。二是努力提高繁殖力,尽量减少繁殖群的规模,可采取人工授精、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充分发挥优良公猪的潜力和避免疾病感染等方法,这样可节省饲料,提高受胎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为猪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要做到无菌或少菌。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干燥。消毒是日常工作。防疫制度:一是要健全,二是要严格执行。堵死一切病源,严防从空气,道路和进出猪场的人、猪、车辆和其他媒介带入病原。

猪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等,同时有害气体的含量也不能超标。试验证实,气温在室温以下时,每下降1℃,猪日增重减少17.3克;高于室温时,影响更大,如果气温超过37.8℃,体重反而下降。高温环境下甚至可使仔猪增重降低50%。充足的阳光能使猪的繁殖力提高4.5%~8.5%,日增重提高10%,仔猪发病率降低9%。饲养密度过高,可使猪的饲料转化率降低11%,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3.科学设计加工饲料,提高饲料营养

在设计饲料配方时,要借助计算机,增加配方的科技含量。要灵活运用饲料标准,科学选用饲料原料,做到根据不同品种猪特有生物学特性、生产方向、生产性能、生产阶段、性别和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以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力,提高饲料营养的经济效益。据报道,瘦肉型猪要获得较高的瘦肉率,要求日粮含有比较高的赖氨酸,生长肥育猪在接近育肥结束20天内,撤出日粮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甚至大量的钙、磷和钠,均不影响生长性能。小母猪要获得更好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需要添加比阉公猪多的蛋白质。夏季为增加猪的食欲和保证足量采食,则要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特别是要提高饲料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同时要添加氯化纳、碳酸氢钠等电解质,以促进猪采食,保证生产潜力的发挥。

简述进行后备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的目的和意义

后备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是衡量猪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繁殖猪场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该测试通过测定猪只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繁殖性能和健康状况等指标,为繁殖猪的选育、配种、繁殖和增产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指导。其目的主要有:

1、筛选高效、优良的后备种猪:后备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可评估猪只的生长速度和肥肉厚度等生长性能,评估母猪的妊娠率、生产能力和哺乳能力等生殖性能,实现选优育优的目标。

2、提高繁殖猪的繁殖性能:该测试可评估后备种猪的生殖能力和繁殖力,帮助养殖人员选择生殖性能较好的高产母猪,提高生产效益。

3、监测猪只健康状况:测试过程中可以观察猪只卫生状况,预防和控制猪只出现疾病,保证母猪身体健康,提高繁殖效益。

后备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的意义在于提高繁殖猪的生产效益,优化种猪资源,将科学管理贯穿于繁殖猪的全过程,最终提高猪肉产业的发展水平。

主要的引进猪种有哪些主要的生产性能是什么

我国主要引进的猪种有下列五种,它们的生产性能分别如下:

约克夏(Yorkshire or Large white),又称大白猪或大约克夏猪,原产地为英国。主要特点是头较长,面微凹,耳中等大而前倾、稍立,体长背宽而略呈弓形,被毛全白,四肢强壮结实,具有良好的肉用型体态。成年公猪、母猪体重分别为300~450kg、200~350kg;在良好的饲养条件,6月龄体重可达90kg,20~90kg阶段日增重750g以上,料重比3∶1;屠宰率为72%,瘦肉率达60%~65%。

图3约克夏猪大约克夏猪性成熟较晚,繁殖力强,经产母猪产仔数11头;背膘薄,瘦肉多,肉质优良,体质健壮,是当代分布范围广、数量最多的优良肉用型猪种。与我国许多地方猪种以二元或三元杂交方式产生商品瘦肉型猪,杂交效果明显。

兰德瑞斯猪(Landrace),又称长白猪,原产于丹麦。该品种猪体躯长,背腹线平且呈流线型;头颈清秀,颜面平直,耳大前倾而下垂,臀部和大腿肌肉发达;全身被毛白色。成年公猪、母猪体重分别为250~300kg、150~200kg。在30~100kg体重阶段日平均增重为933g,料重比为2.63∶1,胴体瘦肉率为64.4%;繁殖力较高,经产母猪产仔数为10头。

图4兰德瑞斯猪该品种在我国猪种的品种改良和商品猪生产中均起到重要作用,但对饲料条件要求较高,抗寒性稍差。

杜洛克猪(Duroc),原产于美国,系由脂肪型猪改良培育而成的瘦肉型猪品种。全身被毛棕红色;耳中等大小,耳稍立,中上部下垂而略向前倾;嘴较短,颅面微凹;体型较大,背呈弓型,后躯肌肉发达,四肢粗壮。成年公猪、母猪体重分别为340~400kg、300~390kg;生长肥育猪在70日龄可达90kg,料重比为2.8∶1以下,瘦肉率为62%~64%;性成熟较晚,繁殖力强,经产母猪为10~12头。

该品种通常做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对提高商品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及瘦肉率均有显著效果。

图5杜洛克猪汉普夏猪(Hampshire),原产于美国,全身被毛为黑色,但在肩、颈结合部有一条白色带,围绕肩胛部、前胸和前肢,并且在白色和黑色边缘,由黑色白毛形成一条灰色带;耳直立,嘴细而长,体型较长,后躯肌肉发达。成年公猪、母猪体重分别为315~410kg、250~340kg;生长肥育猪160~170日龄体重达90kg,料重比为(2.7~3.1)∶1,胴体瘦肉率在60%以上,肌肉颜色鲜红,肉质优良;繁殖力中等,经产母猪尾头以上。

图6汉普夏猪以汉普夏为父本的三元杂交和作为终端父本的三元杂交,都有较好的杂交利用效果。

皮特兰猪(Pietrain),原产于比利时。全身被毛花白;耳中等大小,半前倾;体躯宽而较短,腿臀部肌肉丰满。成年公猪、母猪体重分别为330kg、220kg;在90kg屠宰时,后腿比例占33%,眼肌面积41cm2,胴体瘦肉率64%以上;母猪产仔数较少,经产母猪产仔数仅为8头左右,但母性好,仔猪育成率可达92%~98%。

纯种皮特兰猪对饲养条件要求高,对气候和运输敏感,常出现颤抖、呼吸急促、心衰、突然昏倒、死亡等应激症状。在商品猪生产中,适于作终端父本,对提高日增重、瘦肉率和饲料利用率效果好。

猪的生产性能包括哪些内容谢谢。

特点:体长、成熟早、发情明显、产仔率高、仔猪初生重大、均匀度好、健壮、生活力强,母猪泌乳力强。

特点:生长快、饲料利用率好,出肉率高,腰、臀、腿部肌肉发达丰满,背膘薄,瘦肉率高。

杂交系育肥猪:生长快、省饲料、屠宰率高,瘦肉率高、肉质好、无应激、肌内脂肪2%~3%,

2、各品系的特点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wenda/12110.html

标签: 养猪场,经济效益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