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朋友,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看别人操作豆粕赚得风生水起,自己一进场就亏钱?上个月广西南宁的饲料商李老板就是典型案例——他看现货价格跌破3200元/吨就急忙抄底,结果半个月后又跌了280元,直接亏掉全年利润的15%。这种情况在当前的豆粕市场并不罕见,今天咱们就聊聊为什么老手都在空仓观望。

① 进口大豆像洪水般涌来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4月份到港的南美大豆预计达到1100万吨,5月份更是要突破1500万吨大关。这相当于每天有3.7万吨大豆进入中国,足够装满740辆重型卡车。这么多大豆加工成豆粕,足够全国养殖场用20天。
② 现货价格上演"跳水比赛"
今年春节后豆粕现货价格从3870元/吨暴跌至3190元/吨,这个跌幅相当于每吨饲料成本直接缩水680元。按中型猪场年消耗5000吨计算,光原料成本就差了340万元。
③ 养殖户开始"精打细算"
河北某养猪合作社的调查显示,82%的养殖户把豆粕添加比例从22%降到了18%,改用杂粕替代。这直接导致豆粕需求每月减少30万吨,相当于少消耗40万吨大豆。

这个问题其实得拆开来看。先说个真实案例:广东贸易商王先生3月底在3100元抄底,结果4月10日价格跌到2950元被迫割肉,半个月亏掉15%。事后他总结教训:"千万别接下跌中的飞刀"。
咱们得明白个基本事实:现在市场上每吨豆粕的生产成本大约是2850元。但现货价格已经跌到成本线以下,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就像超市大促销,明明亏本还要卖,肯定是有更大的危机要处理。
| 策略类型 | 适用阶段 | 风险系数 | 潜在收益 |
|---|---|---|---|
| 空仓观望 | 下跌趋势 | ★☆☆☆☆ | 规避风险 |
| 分批建仓 | 横盘震荡 | ★★☆☆☆ | 中等收益 |
| 套期保值 | 剧烈波动 | ★★★☆☆ | 稳定收益 |
| 现货抄底 | 明确反弹 | ★★★★☆ | 高收益 |
(完)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