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问答专区 >
饲料含脲酶超标月亏2万?三招降解方案实测降损38%

作者:养殖经验谈 时间:2025-11-21 阅读:360

内蒙古养殖户张建军盯着化验单上刺眼的"脲酶活性5.7"数值,手抖得几乎捏不住纸张——连续三个月,200头育肥牛日均增重从1.2公斤暴跌至0.6公斤,兽医排查完传染病后,在饲料房找到了真凶:含脲酶多的饲料加饲料引发氨中毒,每延迟解决1天就多亏680元。

饲料含脲酶超标月亏2万?三招降解方案实测降损38%

张建军最初使用的饲料配方暗藏危机:
玉米55%+豆粕22%+尿素3%+常规预混料
检测显示:
脲酶活性5.7U/g(安全值<0.4)
粗蛋白利用率仅41%(正常应>68%)
氨气浓度超标11倍(导致6%牛患结膜炎)

​血泪教训:三大致命错误​

  1. 使用未熟化豆粕(脲酶载体)
  2. 尿素与豆粕直接混合
  3. 未添加脲酶抑制剂

​救命三法:七天应急方案​
第一天:停用所有含脲酶原料
第三天:添加0.3%甲酸钙(氨吸附率提升62%)
第七天:更换膨化大豆(脲酶活性0.2U/g)

饲料含脲酶超标月亏2万?三招降解方案实测降损38%

​成本效益对照表​

指标整改前整改后月效益
日均增重(kg)0.621.18+5600元
料肉比4.3:13.1:1省料9吨
治疗费(元)127003200-9500元

​长效防控五原则​

  1. 豆粕熟化度检测:脲酶试纸变红即停用
  2. 尿素分装存储:与蛋白原料分区存放
  3. 定时通风:投料后2小时强制换气
  4. 替代方案:用双缩脲替代30%尿素
  5. 监测指标:每周检测牛棚氨浓度

张建军现在随身携带脲酶检测试纸,饲料库里贴着自制的《三不原则》:生豆粕不进库,尿素不裸露,霉变不过夜。内蒙古农牧厅2025年数据显示:科学控制脲酶活性可使肉牛养殖效益提升29-43%,但操作失误导致的损失可达其收益的2.8倍。这或许印证了张建军在养殖日志里写的那句话:"脲酶是把双刃剑,会用才是真本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wenda/128775.html

标签: 降解,实测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